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33期
编号:12678030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3期
     【摘要】 目的 观察积极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胸片、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 其中积极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加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48例, 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53例, 分别进行呼吸费力缓解时间、胸片恢复时间、住院天数、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的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95.83%, 对照组治愈率83.02%,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64%, 治疗组患者的呼吸费力缓解时间和胸片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降低, 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住院平均天数分别为(14.96±4.29) d和(19.34±10.84) d, 平均费用分别为(1.89±0.51)万元和(1.95±1.04)万元。结论 积极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以缩短患儿的住院天数, 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更具可行性。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几乎都发生在37孕周前出生的新生儿, 胎龄越小, 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会越大, 主要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 表现为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即出现呼吸急促、呼气呻吟、鼻翼扇动和吸气三凹征等典型体征 ......
------
    孙颖 河南省南阳医专一附院儿一科;

    【摘要】目的观察积极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胸片、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其中积极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加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48例,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53例,分别进行呼吸费力缓解时间、胸片恢复时间、住院天数、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5.83%,对照组治愈率83.02%,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64%,治疗组患者的呼吸费力缓解时间和胸片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降低,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住院平均天数分别为(14.96±4.29)d和(19.34±10.84)d,平均费用分别为(1.89±0.51)万元和(1.95±1.04)万元。结论积极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以缩短患儿的住院天数,提高患儿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具可行性。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症

    【分类号】R722.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几乎都发生在37孕周前出生的新生儿,胎龄越小,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会越大,主要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表现为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即出现呼吸急促、呼气呻吟、鼻翼扇动和吸气三凹征等典型体征,胸片有特征性表现,表现为两肺呈普遍性透亮度降低,可见弥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