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36期 > 正文
编号:12468199
日本床上移动介护技术与我国单人翻身技术的应用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25日 易国萍 宋海妍 梁芳
第1页

    参见附件(1987KB,2页)。

     【摘要】 目的 比较2种不同的单人协助翻身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附属医院老年病房80例不能自主翻身需定时翻身的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40例和改良组40例, 二组患者翻身均由同一组护士完成。传统组采用新编基础护理学全国统一教材中的一人帮助患者翻身术, 改良组采用日本床上移动介护技术进行翻身, 比较两组患者和护士的主观感受、患者皮肤擦伤、患者的配合等情况。结果 改良组患者的配合度及护士的主观感受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二组患者翻身所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 但改良组护理人员更能恰当地使用人体力学原理, 减少疲劳感。

    【关键词】 床上移动介护技术;单人翻身技术;比较

    介护学是人类科学领域中, 以对人、对社会现象、对自然为主题的一门学科。“介护”一词最早出现于1963年的日本老年人福利法中, 作为概念词用以阐述特别养老院的功能[1]。介护是以照顾日常生活起居为基础, 为独立生活有困难者提供帮助。介护的服务对象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弱势人群, 包括不能完全独立生活的老年人、儿童和残障者。工作内容以照顾被介护者的日常生活并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为主[1]。介护技术包含饮食介护、排泄介护、沐浴介护、更衣介护等。作者于2010年9月6日赴日本冈山学习了日本介护技术, 回国后在本科开展了新技术运用, 现就日本移动介护技术与本科采用的传统单人翻身技术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0年11月~2011年11月, 在本院附属医院老年科随机分为传统组40例和改良组40例。二组患者均为男性, 为衰退、木僵、脑血管后遗症偏瘫、骨折卧床等患者, 传统组中年龄范围(61~78岁);改良组中年龄范围(62~80岁)。二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疾病的种类差异均无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
------
    易国萍 宋海妍 梁芳 江西省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目的比较2种不同的单人协助翻身的效果。方法将本院附属医院老年病房80例不能自主翻身需定时翻身的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40例和改良组40例,二组患者翻身均由同一组护士完成。传统组采用新编基础护理学全国统一教材中的一人帮助患者翻身术,改良组采用日本床上移动介护技术进行翻身,比较两组患者和护士的主观感受、患者皮肤擦伤、患者的配合等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的配合度及护士的主观感受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组患者翻身所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改良组护理人员更能恰当地使用人体力学原理,减少疲劳感。

    【关键词】 床上移动介护技术 单人翻身技术 比较

    【分类号】R472

    介护学是人类科学领域中,以对人、对社会现象、对自然为主题的一门学科。“介护”一词最早出现于1963年的日本老年人福利法中,作为概念词用以阐述特别养老院的功能[1]。介护是以照顾日常生活起居为基础,为独立生活有困难者提供帮助。介护的服务对象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弱势人群,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8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