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706579
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资料回顾(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25日 罗穗豫 王瑜
第1页

    参见附件。

     2. 3 分娩情况 对照组胎死宫内3例(3/30, 10%), 行引产阴道分娩, 其余行剖宫产分娩, 平均分娩孕周(32.62±3.22)周, Apgar评分<7分17例(17/27, 62.96%), 平均出生体重(1185.62±320.00)g, 产后出血量(305.44±63.98)ml;观察组胎死宫内1例(1/30, 3.33%), 行引产阴道分娩, 其余行剖宫产分娩, 平均分娩孕周(33.65±1.32)周, Apgar评分<7分11例(11/29, 37.93%), 平均出生体重(1371.14±435.71)g, 产后出血量(358.32±35.23)ml。见表3。两组的Apgar评分、出生体重、胎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妊娠期随着血压升高,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加重, 大量表达的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 TF)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 而其下方暴露的胶原与凝血因子Ⅻ结合, 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 产生大量的凝血酶, 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形成的血栓会导致胎盘梗死、胎盘早剥和胎盘缺血缺氧胎儿发育迟缓[5]。凝血因子Ⅻa和Ⅻf还可相继激活纤溶、激肽和补体系统, 从而进一步发展为DIC。有学者认为, 妊娠高血压疾病本身就是一种慢性DIC的过程[6]。

    观察组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为(0.79±0.11)μg/L, 提示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状态严重, 治疗后D-二聚体为(0.33±0.06)μg/L, 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孕妇的病理性高凝状态得到纠正, 降低了DIC、HELLP综合征的发生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