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466855
改良第一跖骨基底旋转截骨治疗重度拇外翻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25日 李应男等
第1页

    参见附件(2068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第一跖骨基底旋转截骨, 联合植骨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 对于23例拇外翻患者(34足)行第一跖骨基底旋转截骨, 并联合植骨矫正拇外翻畸形, 通过对手术前后AOFOS评分, 评价该术式疗效。结果 对全部患者均随访8~24个月(平均18个月), 拇外翻角(HVA)由术前(45.0±3.5)°减小到(11.0±3.6)°(t=61.5, P<0.05), 第一、二跖骨间角(IMA)由术前(20.1±3.5)°减小到(9.0±1.0)°(t=25.0, P<0.05)。AOFAS评分由术前(38.0±6.0)矫正至术后(90.0±2.0) (t=58.0, P<0.05)结论 第一跖骨基底旋转截骨联合植骨治疗重度拇外翻对治疗重度拇外翻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拇外翻;第一跖骨基底截骨;植骨

    拇外翻是一种由多因素如年龄、穿高跟鞋、遗传等引起的前足局部畸形。常伴有拇囊炎、胼胝体及锤状趾形成, 发病率约为20%~50%, 男女比例约为1:9~15[1]。严重时伴有行走困难, 影响日常生活。目前外科应用的手术方法有130多种。自2010年9月~2013年9月采用第一跖骨基底截骨联合楔形植骨的方法, 治疗拇外翻患者23例(34足), 取得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34足), 男2例(2足), 女19例(32足), 年龄:35~80岁, 平均52岁, 其中拇囊炎患者19例(22足), 锤状趾患者8例(10足), 胼胝体患者15例(20足), 根据X线测量结果将畸形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轻度:拇外翻角≤19°, 第l、2跖骨间角≤13°;中度:拇外翻角20°~40°。第1、2跖骨间角14°~20°;重度:拇外翻角>40°, 第1、2跖骨间角>20°。共分为轻、中、重三度, 本实验包括中度23足, 重度11足。合并第2趾锤状趾8足。

    1. 2 手术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分别采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
------
    李应男 王吉人 曹曦光 孟祥仁 张玉玲 一汽总医院;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手足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第一跖骨基底旋转截骨,联合植骨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对于23例拇外翻患者(34足)行第一跖骨基底旋转截骨,并联合植骨矫正拇外翻畸形,通过对手术前后AOFOS评分,评价该术式疗效。结果对全部患者均随访8~24个月(平均18个月),拇外翻角(HVA)由术前(45.0±3.5)°减小到(11.0±3.6)°(t=61.5,P0.05),第一、二跖骨间角(IMA)由术前(20.1±3.5)°减小到(9.0±1.0)°(t=25.0,P0.05)。AOFAS评分由术前(38.0±6.0)矫正至术后(90.0±2.0)(t=58.0,P0.05)结论第一跖骨基底旋转截骨联合植骨治疗重度拇外翻对治疗重度拇外翻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拇外翻 第一跖骨基底截骨 植骨

    【分类号】R687.3

    拇外翻是一种由多因素如年龄、穿高跟鞋、遗传等引起的前足局部畸形。常伴有拇囊炎、胼胝体及锤状趾形成,发病率约为20%~50%,男女比例约为1:9~15[1]。严重时伴有行走困难,影响日常生活。目前外科应用的手术方法有130多种。自2010年9月~2013年9月采用第一跖骨基底截骨联合楔形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6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