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9期
编号:12613758
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检测意义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9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水平改变意义。方法 7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早期糖尿病肾病35例)和对照组(单纯糖尿病35例), 同时选取35例在本院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组。测定三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胱抑素C、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水平分别高于正常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胱抑素C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和正常组血清肌酐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和正常组血尿素氮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水平升高, 了解其水平改变有助于早期诊断, 及早给予干预, 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09.040
, 百拇医药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常见并发症, 是糖尿病微血管在肾病病变的病理改变, 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 如果能够及时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 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本文选择本院此类患者, 观察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变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入选本院于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70例糖尿病患者, 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其中35例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AER<20~200 μg/min)作为观察组;其余35例患者为单纯糖尿病患者(UAER<20 μg/min)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35例, 作为正常组。观察组患者中男21例, 女14例, 年龄44~79岁, 平均年龄(59.4±5.5)岁;糖尿病病程5.2~17.4年, 平均病程(9.6±4.5)年。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 女15例, 年龄44~79岁, 平均年龄(60.3±5.7)岁;糖尿病病程6.1~18.5年, 平均病程(10.8± 3.3)年。正常组男22例, 女13例;年龄48~77岁, 平均年龄(58.8±7.0)岁。三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 2 方法 三组受试者均禁食12 h后抽取清晨口服静脉血, 置于抗凝管中。采用荧光偏振光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具体测定步骤根据试剂盒提供的步骤进行。胱抑素C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 具体测定步骤依据试剂盒提供的步骤进行。测定三组的血肌酐(Cre)和血尿素氮(BUN)水平。

    1. 3 统计学方法 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形式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 实施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胱抑素C、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测定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水平分别高于正常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胱抑素C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和正常组血清肌酐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和正常组血尿素氮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百拇医药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肾脏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是多种机制参与下的病变。随着对糖尿病肾病研究深入, 发现糖尿病肾病可能是多种细胞因子介导的慢性炎症反应, 在糖尿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 相关的炎性因子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1]。目前评价肾小球滤过率主要采用测定血肌酐或血尿素氮水平来评估, 但是在肾脏损伤的早期, 由于其存在较大的代偿功能, 当肾功能轻度受到损伤时, 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并没有发生改变, 而当血肌酐或血尿素氮水平发生改变时, 提示60%以上的肾单位受到损伤, 所以采用血清肌酐和血清尿素氮水平测定并不能够较好的反映肾小球滤过能力。同型半胱氨酸是巯基非必需氨基酸, 研究认为,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并发症发生前已经升高, 并且其水平会随着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而逐渐升高, 所以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关系密切[2, 3]。胱抑素C属于低分子蛋白质, 能够通过肾小球滤过, 肾脏是唯一清除胱抑素C的器官, 并且胱抑素C不存在肾小管分泌, 并且在不同的个体之间, 其水平差异也很小, 能够较好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所以可通过胱抑素C水平来了解肾脏早期损伤情况。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和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水平分别高于正常组;观察组、对照组和正常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水平升高, 了解其水平改变有助于早期诊断, 具有重要检测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松, 张敬, 谢瑞玉. 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病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淮海医药, 2014, 6(3):528-530.

    [2]时兆燕, 王华明.联合检测血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谷氨酰转肽酶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淮海医药, 2014, 6(1):562-563.

    [3]屈宗杰, 周大燕, 张果, 等.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究.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 20(4):2874-2875.

    [收稿日期:2014-11-20], 百拇医药(刘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