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13期
编号:12853917
后巩膜炎眼B超图像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后巩膜炎眼B超图像特征。方法 对11例(13眼)后巩膜炎病例行轴位、横向、纵向等多切面眼B超扫查, 观察图像特征, 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1例(13眼)B超图像特征示后巩膜炎呈巩膜增厚及T形征。结论 后巩膜炎眼B超图像特征有规律可遵循。

    【关键词】 后巩膜炎;眼B超;图像观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065

    巩膜是眼球外壁的后部分[1], 因血管和细胞少, 又没有淋巴管, 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 因此绝大部分巩膜炎是由相邻的组织或全身疾病而引起[2], 症状及体征都不甚明显, 为临床明确诊断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尤其后巩膜炎往往由于发病隐匿, 临床表现变化多样, 眼前节经常无任何炎性体征, 常导致临床上误诊及漏诊, 而眼部B超对此具有较为明显且特异的超声表现, 成为后巩膜炎的重要及不可替代的诊断手段, 因此探讨及总结后巩膜炎眼B超图像特征在临床诊断中尤为重要。本院中心检验科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 总结后巩膜炎眼B超的一些相关图像特点, 与眼科超声同行共鉴,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7月~2015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后巩膜炎患者11例(13眼), 全部患者均经眼科系统检查(裂隙灯、眼底镜、验光、眼压、眼B超等)确诊为后巩膜炎, 其中男4例(5眼), 女7例(8眼);年龄32~67岁, 平均年龄39.3岁;单眼9例(9眼)(81.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