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16期
编号:12870200
联合检测PA、TBA在慢性肝炎中的临床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6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前白蛋白(PA)、总胆汁酸(TBA)在慢性肝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80例

    慢性肝炎患者作为病例组, 100例体检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血清PA、TBA水平差异及肝炎活动度与两者的关系, 分析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对慢性肝炎的诊断阳性率。结果 病例组P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TB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肝炎活动度分级的升高, PA水平逐渐降低(P<0.05), TBA水平逐渐升高(P<0.05)。PA、TBA联合检测对慢性肝炎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PA、TBA联合检测能准确反映肝功能, 还可提高慢性肝炎的诊断阳性率, 与肝穿刺病理学检查相比, 检测简便、实用, 可作为慢性肝炎诊治、预后评估的指标。

    【关键词】 前白蛋白;总胆汁酸;慢性肝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019

    经皮肝穿刺活检是慢性肝炎诊断的金标准, 但属于有创检查, 会增加患者潜在的危险, 不宜多次穿刺活检。因此寻找无创检查方法对慢性肝炎进行诊断是目前广大肝胆科临床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近年来, PA、TBA浓度检测在肝病中的诊断价值已成为肝病研究的热点[1]。本研究对180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联合PA、TBA的检测, 并与肝穿刺活检进行对比, 探讨两者联合检测在慢性肝炎中的诊断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180例作为病例组, 其中男125例, 女55例;年龄18~76岁, 平均年龄(40.1±12.5)岁;慢性乙型肝炎170例, 慢性丙型肝炎9例,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慢性丙型肝炎1例。纳入标准:符合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2, 3], 病程>6个月仍有个肝功能损伤及临床症状。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62例, 女38例;年龄18~78岁, 平均年龄(41.0±12.8)岁;经肝功能检查无异常, 肝炎病毒标志物均阴性, 无其他相关疾病。上述所有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符合可比性原则。

    1. 2 方法 收集待测者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 加入含有抗凝剂的离心管中, 以10000 r/min离心10 min, 取出上层血清, 静置2 h后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PA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TBA采用循环酶法测定, 测定仪器选用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试剂盒均购自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肝组织活检:采用1 s快速穿刺法抽取肝组织标本, 以10%福尔马林固定, 无水乙醇脱水, 常规切片, HE染色, 在显微镜下多视野观察。根据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2000年) [4]进行病理分级(G)。PA正常范围:200~400 mg/L;TBA正常范围:0~15 μmol/L。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PA、TBA水平比较 病例组P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TB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2. 2 不同肝炎活动度分级患者PA、TBA水平比较 根据肝炎活动度分为G1级31例, G2级55例, G3级65例, G4 级29例;

    随着肝炎活动度分级的升高, PA水平逐渐降低(P<0.05), TBA水平逐渐升高(P<0.05)。

    2. 3 PA、TBA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慢性肝炎诊断阳性情况 PA、TBA单独检测对慢性肝炎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8.33% (105/180)、80.00%(144/180), 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3.89% (169/180), PA、TBA联合检测对慢性肝炎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P<0.05)。

    3 讨论

    PA又称甲状腺素转运蛋白, 是由肝脏合成的四亚基蛋白质, 半衰期比清蛋白短, 仅为2.5 d, 肝细胞损伤会大量释放入外周血, 导致血清PA水平升高, 因此其敏感性较高。有研究报道, 血清PA可准确反映肝脏的储备功能, 由于检测简便实用而深受广大临床工作者重视[5]。慢性肝炎所致肝脏损害会引起PA生成减少, 血清PA水平明显降低[6]。本研究结果显示, 病例组患者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随着肝炎活动度分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说明PA水平可反映慢性肝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肝脏合成功能。

    胆汁酸是胆汁中存在的由胆固醇转变生成的一类24碳胆烷酸的羟基衍生物。初级胆汁酸在肝细胞内生成后经肠道中的肠菌酶作用生成次级胆汁酸。有研究表明, 当肝细胞损伤时会导致胆汁代谢障碍, 使血循环胆汁酸水平明显, 肝细胞损害越严重, 其水平升高越明显[7]。滕瑞军等[8]研究报

    道, TBA在各种肝脏疾病中均会升高, 而急性病毒性肝炎、重症肝炎时升高最显著, 其对不同类型肝病的阳性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

    化→肝癌→重症肝炎。慢性肝炎会引起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 使其摄取胆汁酸能力下降, 从而使血清TBA水平增高。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随肝炎活动度分级升高而升高, 提示血清TBA对慢性肝炎患者的肝脏损伤程度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本研究对PA、TBA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慢性肝炎的诊断阳性率进行统计, PA、TBA单独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低于联合检测, 这是由于部分慢性肝炎患者肝细胞炎症坏死程度较低, 加之肝脏有极强的再生能力, 这使得血清PA 和 TBA含量的单独检测不能完全反映肝细胞的损害程度, 但两者联合检测一定程度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因此, 联合检测有利于慢性肝炎的诊断, 可作为慢性肝炎的辅助诊断指标。

    综上所述, PA、TBA联合检测能准确的反映肝功能, 还可提高慢性肝炎的诊断阳性率, 与肝穿刺病理学检查相比, 检测简便、实用, 可作为慢性肝炎诊治、预后评估的指标。

    参考文献

    [1]唐恒锋, 李文郎, 陈爱华, 等.临床检验6项肝功能指标的联合检测对肝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中国医药导刊, 2011, 13(12):2157-2158.

    [2]王宝恩, 张定凤. 现代肝脏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650.

    [3]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 肝病学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1, 19(1):56-62.

    [4]郑晓丰. m-AST、RBP、PA、ADA和FN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评价.检验医学, 2009, 24(12):886-888.

    [5]彭浩, 王军. 血清TBA CHE及PA联合检测在不同类型肝病诊断中的应用.西部医学, 2013, 25(2):218-219.

    [6]杨林, 李文兴, 赵娟, 等.血清前白蛋白和胆碱酯酶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 13(19): 1594-1595.

    [7]饶荣, 刘志军. 血清总胆汁酸、胆碱酯酶及前白蛋白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10):

    1263-1264.

    [8] 滕瑞军, 陈虎, 黄儒飞, 等.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 2(3):113-114.

    [收稿日期:2016-02-24], 百拇医药(乔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