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26期
编号:12949696
96例食物sIgG阳性新生儿消化道症状相关性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6期
     3 讨论

    食物高敏性发展关键时期在生命的头几年已经达成共识[4], 对摄食的物质发生高敏反应, 不仅累及消化系统, 皮肤、呼吸系统也多有受累。传统的食物高敏性, 包括了食物过敏反应及食物不耐受两个部分, 其机制包括了IgE 介导、非IgE介导、IgG介导和细胞介导的不同过程, 但发病具体原因未明。

    3. 1 食物过敏及食物不耐受 新生儿生后食物的单一, 甚少接触其他抗原物质, 故临床中引起急性食物过敏的较少, 多表现为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特定食物或食物成分的一种复杂的免疫反应, 属IgG介导的迟发性免疫反应[5], 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 发病相对缓慢, 症状具有多样性, 临床识别较为困难[6]。多在进食相关食物后出现消化系统症状, 常表现为呕吐、腹泻、便血、拒乳、腹胀、体重不增等。目前认为免疫系统对摄入的食物或其添加物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可能是其主要的原因, 其他的机制如基因突变、缺失, 胃肠道特异免疫和非特异免疫的不成熟, 肠道神经体液调节水平低下[7], 母亲饮食、母亲自身过敏史, 新生儿肠道菌群, 对新生儿食物不耐受的发生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8], 目前对婴幼儿及儿童期患儿检测IgG抗体水平来判定是否发生了食物不耐受的参考价值已经得到临床医师的肯定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