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4期
编号:13323928
多点穿刺技术在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腔内的应用及临床治疗效果(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4期
     【摘要】 目的 观察多点穿刺技术用于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腔内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90条患肢)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患者, 均采用多点穿刺技术进行治疗, 比较手术前后踝肱指数, 观察并发症发生及死亡情况。结果 76例患者共行98次多点穿刺, 经胫前动脉穿刺22次, 经腘动脉P3段穿刺28次, 经胫后动脉穿刺16次, 经胫腓干穿刺6次, 经足背动脉穿刺8次, 经肺动脉穿刺18次。患者术前踝肱指数为(0.33±0.13), 出院前为(0.88±0.17), 术后3个月为(0.79±0.21), 术后6个月为(0.72±0.17);出院前及术后3、6个月的踝肱指数高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3.3%(84/90)、87.8%(79/90)。患者在围术期内未出现死亡, 术后发生近端股动脉穿刺点假性动脉瘤形成者4例, 有2例患者每天对穿刺点进行压迫, 时间为30 min, 连续5 d后治愈。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进行造影检查, 有2例患者假性动脉瘤流体过大, 行置入覆膜支架治疗后, 瘤体消失;形成小腿血肿者2例, 经过外敷硫酸镁后血肿被完全吸收。结论 对于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患者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