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17
编号:13472632
排龈技术联合流动复合树脂和自酸蚀粘结剂在龈下楔状缺损修复中的临床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17
     2. 2 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经1年后复查, B组患者A级牙96颗, B级30颗, C级1颗, 修复成功率达为99.21%;A组A级62颗, B级29颗, C级18颗, 修复成功率为83.49%。B组修复成功率高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 楔状缺损修复可用的材料种类越来越多, 其物理性能与粘接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楔状缺损的修复成功率大幅度提升, 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響, 充填体脱落等导致的修复失败案例也并不少见。大量研究显示, 排龈技术的运用可以使患者的边缘龈高度降低, 并有效除去龈沟液与血液, 为楔缺修复治疗提供更好的充填条件, 是提升楔状缺损修复成功率的一种有效途径[4, 5]。在实际的临床中排龈方法有许多种, 包括排龈线法、推龈器法、排龈膏法以及激光切龈等, 而就目前来说临床上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排龈线法, 即使用00#或者是0# ultrapak 排龈线进行排龈, 通过排龈将患者的牙龈推开, 同时抑制龈沟液、血液的渗出, 为后续的填充修复创造良好条件;ultrapak排龈线的主要组成成份是具备极高生物适应性的聚合体合成材料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