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20
编号:13829760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放置节育器与球囊支架预防再粘连的疗效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20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放置节育器与球囊支架预防再粘连的疗效分析。方法 96例宫腔粘连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8例。对照组给予术后放置宫腔节育器结合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 研究组给予术后放置球囊支架结合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月经恢复及宫腔形态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的7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月经恢复情况及宫腔形态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放置球囊支架结合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效果理想, 可有效促进患者月经以及宫腔形态恢复, 避免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出现再粘连等症状, 使治疗效果大大增强, 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预防措施;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0.061

    宫腔粘连属于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妇科疾病类型之一, 此类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子宫基底膜存在损伤以及感染等, 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月经数量异常、继发性不孕、下腹部剧烈疼痛以及复发性流产等, 极易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当前临床上多使用宫腔粘连分离术对患者进行治疗, 但是患者在术后仍旧存在复发的可能性, 特别是对于重度粘连的患者来说其复发的几率比较大[1]。因而, 在术后及时给予患者辅助治疗是有效防止宫腔粘连的关键方式。临床上常应用物理屏障以及药物干预等方式来预防宫腔粘连,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物理屏障为宫内节育器, 但是单独使用其效果并不理想。而充水球囊同宫内节育器具有类似的性质, 但是它的体积相对比较大, 可以更加彻底的将宫腔各壁进行分离处理[2]。本研究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措施及疗效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6~2019年6月收治的96例宫腔粘连患者, 隨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8例。对照组年龄21~42岁, 平均年龄(31.6±3.8)岁;病程3~18个月, 平均病程(10.3±2.6)个月。研究组年龄21~43岁, 平均年龄(31.5±3.9)岁;病程3~17个月, 平均病程(10.2±2.5)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月经干净的7 d内接受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术后放置宫腔节育器结合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及时将宫腔节育环放置进体内, 同时给予其戊酸雌二醇片口服治疗, 2次/d, 2片/次, 患者需持续治疗21 d, 在治疗的最后7 d给予患者黄体酮胶囊口服治疗, 2次/d, 2粒/次, 节育器在术后3个月取出。研究组给予术后放置球囊支架结合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及时将球囊支架放置进患者体内, 并在球囊内注射进5~7 ml左右的生理盐水, 然后放置一周时间;同时给予患者戊酸雌二醇以及黄体酮胶囊序贯治疗, 其用法用量同对照组相同。在患者手术结束后的第3个月对宫腔粘连复发状况进行详细检查, 对于出现复发的患者及时进行第二次宫腔分离治疗, 然后在给予其戊酸雌二醇以及黄体酮序贯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显效:患者经宫腔检查后发现宫腔状态已经恢复正常, 其表面光滑且不存在粘连等情况, 同时月经也已经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患者经宫腔检查后发现宫腔仍旧有一部分存在粘连等情况, 且月经数量增加;无效:宫腔形态以及月经量仍旧没有任何改善, 甚至病情出现加剧等。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3]。②观察分析两组月经恢复以及宫腔形态恢复情况。患者均需在手术结束后的3个月内进行宫腔镜检查。满意:宫腔形态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 且粘连部位已经实现彻底分离, 经宫腔镜检查后可以发现双侧宫角以及输卵管口;基本满意:宫腔形态已经基本上恢复到正常水平, 但粘连部位并没有实现彻底分离, 经宫腔镜检查后可以发现双侧宫角以及输卵管口;不满意:宫腔形态已经基本上恢复到正常水平, 但粘连部位并没有实现彻底分离, 经宫腔镜检查后并没有发现双侧宫角以及输卵管口[4]。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的7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月经恢复及宫腔形态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月经恢复情况及宫腔形态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宫腔粘连属于临床上比较多见的妇科疾病之一, 这类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为宫腔操作对患者子宫内膜基底造成了损伤, 极易影响到患者月经以及正常生育。近几年来, 伴随着人工流产以及宫腔镜使用数量的逐渐增加, 导致出现宫腔粘连等不良症状的患者也逐渐增多[5]。当前临床上多采用宫腔粘连分离术对患者进行治疗, 并在治疗后期给予其药物方式以及预防再次粘连的手段等, 使治疗效果得到有效增强。

    当前临床上多使用物理屏障以及药物干预等方式来对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现象进行有效预防[6]。药物干预主要是指通过使用雌激素完成周期治疗, 从而使患者的子宫内膜得到尽快修复, 并促进其生长发育, 防止粘连等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可以注射手术防粘连液, 进而在患者子宫创面部位产生一层有效的保护膜, 有利于进一步阻挡子宫内膜之间的相互接触, 对于进一步避免炎症细胞集聚以及粘连状况产生具有关键意义[7, 8]。但是药物干预方式在临床使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 效果并不理想。而物理屏障干预主要是指在患者宫腔内部置入节育器以及充水球囊等物品来实现使子宫内膜之间接触减少的目的, 进而使患者的子宫形态保持在正常水平[9]。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的7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说明在患者术后应用放置球囊支架结合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 可进一步使治疗疗效增强, 进而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有利于减少粘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分析原因为:宫内节育器在临床中的使用可以有效隔离患者的子宫壁新鲜创面, 并且其中含有的铜节育器可以有效释放大量铜离子, 进而导致患者宫腔内无菌性炎症的发生, 并对子宫内膜产生刺激, 使各类酶以及前列腺素得到释放, 从而实现血管扩张以及月经量和子宫内膜血流增加的目的[9]。但是因为节育器的体积相对比较小, 并不能将患者的子宫前后壁进行彻底分离, 因而极易出现再粘连现象。并且节育器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无菌性炎症, 对子宫内膜的恢复会造成影响[10]。同时节育器在患者体内放置期间是不能进行有关宫腔镜检查的, 因而无法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再粘连现象, 这也使再手术的风险明显加剧。而宫腔内放置球囊可以使患者子宫壁进行彻底的分离, 且充水气球相对比较柔软, 不会对患者子宫壁造成损伤, 同时可以促进患者子宫内炎性分泌物以及出血等尽快排出, 从而使子宫内膜得到有效修复, 极大地减少了子宫腔再粘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11, 12]。, 百拇医药(刘瑾 梁秋妮 黄燕宇)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