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2032029
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25日 胡 瑞
第1页

    参见附件(732KB,1页)。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脑梗死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发病 24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5例,空腹采静脉血2 ml,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治疗后血清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且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正常对照组检测前后未见明显变化。结论:hs-CRP能够更灵敏地反应炎症情况,为临床评价脑梗死病情变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 R74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c)-069-01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反映急性炎症和组织损伤时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种新的脑梗死的危险标志之一,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预测脑梗死的发生[1-2]。本研究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为脑梗死的诊治提供进一步的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发病24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42~68岁,平均58岁。所有病例符合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标准[1],排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病史、肝肾功能不全等。全部行头颅 CT检查证实确诊。同时选择3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疾病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空腹采静脉血2 ml,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含量(正常值为0~3 mg/L),试剂盒由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数值精确到<0.2 mg/L。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治疗后血清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且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正常对照组检测前后未见明显变化。见表1。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脑血管病中多发和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脑梗死患者病情和预后不均匀,因其发病有数种因素参与,临床表现、发生、发作有其多样性,而基本的病理过程与脑血管的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机制有关[3]。

    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是炎症的一种敏感性指标,它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其含量增高是发生急性脑梗死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hs-CRP水平升高的机制可能是促进吞噬细胞的反应,溶解靶细胞,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使淋巴细胞增生和活化;作用于动脉内膜,增加血管通透性,使内皮细胞产生纤溶酶原抑制剂,引起动脉内皮损伤,最终导致血栓的形成[3]。周伟君等研究显示:急性脑卒中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CRP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早期CRP的显著增高是提示预后不良的敏感指标。有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高低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提示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判定患者病情轻重的指标之一。另外,研究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相关,早期监测超敏C反应蛋白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有警示意义[4]。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组治疗后血清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且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正常对照组检测前后未见明显变化。综上所述,hs-CRP能够更灵敏地反应炎症情况,为临床评价脑梗死病情变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4-13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32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