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026465
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238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使用微型钛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58例痊愈,面型对称,咬合关系正常,张口不偏斜,术后3~6个月X线或CT片示骨折线对位良好。2例显效,面型和咬合关系基本正常,张口受限明显改善,3~6个月后复查曲面断层片,未发现骨折愈合不良。结论: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愈合快,效果满意。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内固定;微型钛板

    [中图分类号] R7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7(a)-041-02

    Plate fixation of mandibular fracture efficacy

    BAO Guanghui,FU Yuejin,ZHANG Weijia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de City in Hunan Province,Changde 41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micro-plate fixation of mandibular fractures in clinical efficacy.Methods:60 cases of mandibular fracture were carried out using micro-plate fixation.Results:58 cases recovered,symmetrical face,the normal occlusion,mouth opening was not skewed,3 to 6 months,X ray or CT films showed that the fracture line was good.2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face and normal occlusion,limited mouth opening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3 to 6 months,reviewed the panoramic radiographs and found no fracture healing.Conclusion:Rigid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jaw fractures,reliable,simple,trauma,healing,with satisfactory result.

    [Key words] Of mandibular fracture;Internal fixation;Micro-plate

    口腔面部的骨架构造比较特别,只有下颌骨是可以活动的骨骼,下颌骨位于口腔面部的底部和前端,所以这块骨骼比较容易受到伤害,是口腔面部最常见的骨折。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目前来说,一般医院都采用固定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比较简单,而且在治疗中笔者发现其在对咬合关系的固定恢复上成效令人满意,所以较为常用,但是这种方法同样有不好的地方,比如长时间的固定给患者造成了不便,同时治疗周期长,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不愿接受传统的治疗方法,而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笔者选取了2005年6月~2009年5月60例在本院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患者资料,进行了特征方法和疗效的综合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1~63岁;其中,正中部骨折26例,颏部骨折19例,下颌角部10例,髁突部5例。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41例,工作事故14例,斗殴伤5例;全部患者均摄有曲面断层片及CT扫描,术前检查是为了解骨折的部位和移位情况,为手术治疗提供最大的信息支持。

    1.2 治疗方法

    下颌骨正中及颏孔区骨折,采用相应部位前庭沟切口掀起骨膜及软组织,暴露骨折线,注意勿伤及颏神经。下颌骨角部骨折采用颌下切口,暴露骨折后利用器械去除骨断端的新生组织,移位的骨折断端按解剖关系复位,适当调整两侧骨断端的位置,使之复位更加准确。小钛板厚度为1 mm,微型钛板厚度为0.6 mm(均由常州康辉药疗器械有限公司,西安中邦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提供)。

    术后7 d拆除缝线,两周后解除颌间弹力牵引。60例患者的影像学报告以及随访都表明术后X线片检查图像清晰,曲断扫描检查极少见图像干扰。全部患者术后骨断端无移位和变形,无钛钉松动,伤口愈合良好。咬合关系及张口度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钛板均未取出。

    2 结果

    60例患者中58例痊愈,创口均为一期愈合;有 2例显效,总有效率为100%,面型和咬合关系基本正常,张口受限明显改善,但尚未达到正常张口度,张口不偏斜,3~6个月后复查曲面断层片,显示骨折断端对位好,未见骨折愈合不良。

    3 讨论

    下颌骨骨折在临床上非常多见,一般来说伤害不会太严重,所以,在医院经常采用的颌间固定手术就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在材料的选择上,现在的固定术更加合理、科学一些,目前一般应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辅以颌间弹性牵引固定[1]。

    下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仍是恢复伤前的咬合关系,从此意义讲,颌间固定无疑是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单纯使用仍有缺陷,如引起骨折段的舌侧倾斜、牵引时间过长而影响功能和社交等。坚固内固定的目的是减少或不用颌间牵引,在保证骨折线稳定的前提下,及早行使功能,促进骨折愈合。其保证恢复咬合关系的手段有两种,一是固定前利用颌间牵引,恢复咬合关系后作坚固内固定,然后拆除或维持牵引数天;二是利用器械,如复位钳在手术中行骨折解剖复位并恢复咬合关系,行坚固内固定后不用颌间牵引固定。国外尤其是AO/ASIF推崇后者[2],但技术要求较高,容易导致咬合干扰。可以看出,由于坚固内固定技术的发展,颌间固定成为下颌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但决不能摒弃颌间固定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临床上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用,有利于骨折的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3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