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7期
编号:12089134
三维适形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1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鼻咽癌治疗中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2008年6月~2009年12月,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鼻咽癌35例,首程治疗患者18例,再程治疗患者17例。对于初程患者,缩野时采用适形放疗技术,照射15~45 Gy,鼻咽部总量为70~76 Gy,照射35~38次共7.0~7.6周。对于复发再程治疗患者,则采用全程适形放疗技术,总量为56~66 Gy为28~33次共5.6~6.6周。结果:近期疗效首程治疗有效率为100%(18/18);再程治疗88%(15/17)。随访时间为5~21个月,局控率为100%,89%(31/35)患者生存。结论:对于鼻咽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进行治疗,放射不良反应较轻,取得满意的局部控制率,因而三维适形放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鼻咽肿瘤;三维适形;局部复发;放射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30.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6(b)-121-02
, 百拇医药
    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放射治疗,但效果比较差,5年生存率约为50%,有颅底骨质破坏者仅为27%,由于鼻咽局部和区域转移失控导致死亡者约占1/3。但是远期后遗症比较多,1.7%~4.0%的患者会出现脑和脊髓的放射性损伤,12.5%的患者产生张口困难及照射区软组织纤维化,40%的患者有严重口干。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放疗新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改善靶区的剂量分布,通过提高相应靶区的照射剂量,进而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同时减少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减少放射并发症,是一项提高治疗效果的物理措施。本文报道了3DCRT技术在治疗鼻咽癌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百拇医药     选择2008年6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35例鼻咽癌患者,采用了3DCRT技术进行治疗。其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40~69岁,平均55岁。首程治疗的18例鼻咽癌患者,均为鼻咽和(或)颅底复发,取得病理2例,为鳞癌;再程治疗的17例鼻咽癌患者,均经鼻咽活检病理确诊为低分化鳞癌。经CT、MRI影像学检查证实复发的3例,原因在于位于海绵窦、蝶窦或筛窦、鼻咽、咽旁和颅底的病变,无远处转移者。

    1.2 治疗方法

    为了在定位或治疗摆位时能够固定体位,采用热塑面罩。CT定位图像在虚拟透视界面中勾画出咽癌病体轮廓及靶区分布。根据DVH曲线、靶区剂量适形度和危及器官所受剂量对计划进行评估,最终使90%左右的剂量曲线包绕靶区。常规分割组:对于初程患者,采用治疗方法为先行常规放疗后再适形放疗。7例先缩野为耳前野,60 Gy后采用3DCRT技术加量10~14 Gy,缩野时对于11例患者,直接采用3DCRT技术,针对鼻咽原发病灶照射35~45 Gy。鼻咽部总量为70~76 Gy,照射35~38次共7.0~7.6周。颈淋巴引流区采用常规治疗。复发再程治疗患者采用全程3DCRT技术,总量为56~66 Gy,照射28~33次共5.6~6.6周。
, 百拇医药
    靶区剂量分布如下:采用适形放疗技术,图像显示靶区外等剂量线迅速跌落,而将近90%等剂量曲线与靶区更适形;靶区的平均最小剂量为(92.1±3.7)%、平均剂量为(98.9±1.9)% 、最大剂量为(103.8±2.3)%。同时还可以观测到视交叉垂体区和腮腺区的受量明显减少;而不包括脑干的脑组织高剂量区的受量也同时减少。

    2 结果

    利用三维适形技术手术治疗结束后对病患进行随访,每1~2月1次,人工观察肿瘤局部控制情况,包括患者的体征、间接鼻咽镜、症状、CT/MR等。以放疗手术后3个月为限,首程治疗者均达完全缓解,有效率为100%(18/18); 再程治疗CR者17例,部分缓解者15例,有效率为88%(15/17),无变化率为12%(2/17)。

    随访:本组病例随访率达到100%,随访时间为6~22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骨转移。1例死于鼻咽大出血;1例死于全身衰蝎;2例患者在治疗后2~4个月出现放射性口炎、鼻炎,1例患者在治疗后4~6个月发生急性中耳炎,但均已控制,其余患者至随访结束未见病变。本组局控率为100%,89%(31/35)患者生存。
, 百拇医药
    3 讨论

    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现在对其的治疗不可能采用连续大块切除原发灶和颈转移灶,主要原因是鼻咽部位深、有重要血管神经相邻,病理上多属低分化癌、淋巴结转移率高,所以使得鼻咽癌手术治疗极受限制。因此,迄今放射治疗仍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采用常规二维放疗技术会使鼻咽癌患者产生严重的后遗症。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的出现克服了常规放疗的缺陷,它考虑了时间剂量因子的效应,在不造成正常组织的严重急性放射反应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持疗效,缩短总治疗时间;同时还可以尽可能地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剂量,却不会造成正常组织的严重晚期损伤,因此该治疗方法也比较适合大的靶体积肿瘤。本组研究中的肿瘤靶体积>30 cm2的有3例,他们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并不明显高于靶体积<30 cm2的患者。

    3DCRT可以改善靶区的剂量分布,通过提高相应靶区的照射剂量,最终使高剂量区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的形状一致,进而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因此它是一种提高治疗效益的比较有效的物理措施。从本组剂量分布曲线来看,适形放疗等剂量线分布更适形,在减少视腮腺、交叉垂体区和脑组织受量的同时使得靶区得到足量照射。但对于部分剂量曲线内,照射量过高的现象,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百拇医药
    4 结论

    总之,3DCRT作为一种高精度治疗技术,放疗医生敢于将靶区的单次量和总剂量比常规放疗量提高,疗程缩短的原因就在于3DCRT技术能够减少周围正常器官和组织被照射,提高安全性,减少并发症且轻微,从而提高生存质量。然而仍有许多问题如如何做到多维适形,这些都需要医务人员进一步地改进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柏建安.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疗效分析[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4):273-275.

    [2]李玉,曰英,田启和.三维适性放射治疗加动脉化疗胰腺癌的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2,11(1):15-17.

    [3]林少俊,陈传本,韩露.鼻咽癌调强放射230例初步结果[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7,41(1):66-70.

    [4]彭齐荣,张罗生,张红梅.43例鼻咽癌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体会[J].现代肌瘤医学,2007,15(3):320-322.

    [5]朱正飞,傅小龙.调强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7,16(3):58-62.

    (收稿日期:2011-03-29), 百拇医药(潘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