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2089312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中应用依托咪酯乳剂的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5日 李建东
第1页

    参见附件(2158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中依托咪酯乳剂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在本院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给予依托咪酯乳剂)和对照组19例(给予丙泊酚),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后的血压、心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诱导后的血压、心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收缩压在插管前、插管后5 min均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两组在插管前、插管即刻的血压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应用依托咪酯乳剂效果显著,不仅诱导平稳、苏醒快速,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依托咪酯乳剂;效果;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30.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6(b)-134-02

    对患者实施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时需具备相应的条件,主要包括麻醉牢固、循环稳定、避免缺氧、维护血管等。从临床治疗情况看,把依托咪酯乳剂应用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等特点[1]。现对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在本院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的患者应用依托咪酯乳剂取得的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38例,均为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在本院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的患者,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1~71岁,体重47~724 kg,ASA 分组:Ⅰ级5例、Ⅱ级11例、Ⅲ级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给予依托咪酯乳剂)和对照组19例(给予丙泊酚),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此次对接受治疗的患者在术前30 min实施麻醉,主要参照患者心率(HR)情况使用0.3 mg的东莨菪碱或0.5 mg的阿托品肌注,到达手术时候采取开放静脉,同时使用3 mg的格拉司琼,对相关参数指标持续检测,主要包括心电图、收缩压、舒张压、HR、脉搏氧饱和度等。

    麻醉诱导:对观察组采取静脉注射0.1 mg/kg的咪达唑仑、2 μg/kg的芬太尼、0.15~0.3 mg/kg(30~60 s)的依托咪酯乳剂、0.1 mg/kg的维库溴铵。对照组静脉采取注射0.1 mg/kg的咪达唑仑、2 μg/kg的芬太尼、1~2 mg/kg(30~60 s)的丙泊酚、0.1 mg/kg的维库溴铵。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采取气管插管,配合麻醉机对呼吸加以控制,保证PET CO2处于30~35mmHg水平。

    麻醉维持:观察组静脉需保持泵入0.8~1.0 mg/(kg·h)的依托咪酯乳剂,对照组静脉保持泵入4~6 mg/(kg·h)的丙泊酚,两组患者都是用芬太尼1~2 μg/(kg·h),维库溴铵0.05~0.1 mg/(kg·h)维持麻醉及肌松。当手术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都采取新斯的明1 mg、硫酸阿托品0.5 mg拮抗肌松剂的产生作用;使用氟马西尼0.2 mg拮抗咪达唑仑及佳苏伦1~2 mg/kg催醒。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SBP、DBP、HR、SpO2、PET CO2的基础值(T1)及插管前(T2)、插管即刻(T3)、插管后5 min(T4)、介入栓塞时(T5)、拔管后5 min(T6)、术后24 h(T7)的值以及手术时间、术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进行观察与记录。术后随访术中是否有知晓及恶心、呕吐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毕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麻醉诱导后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诱导后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收缩压在插管前、插管后5 min均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两组在插管前、插管即刻的血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术后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和恶心、呕吐情况发生。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是介入栓塞治疗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控制性降压既减少术中出血,又便于操作。对于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更应该如此,不但利于操作,而且降低手术风险。有资料报道[2],合并高血压患者行介入治疗,依托咪酯乳剂控制性降压达到基础值的60%~70%能满足手术要求。考虑到麻醉医师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术过程中通常要和患者保持较远的距离,但这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较大的风险。要想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以及理想的麻醉作用,医生需要使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由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整个过程必须保证血压处在稳定状态,这样可以防止血压波动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不仅方便了一定的操作,还能显著提高手术治疗效率,为药物治疗提供帮助[3]。

    依托咪酯乳剂在麻醉诱导与维持过程中的运用十分广泛,此次分析中麻醉诱导采取对循环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的咪唑安定、依托咪酯乳剂、芬太尼和维库溴铵,把依托咪酯乳剂用作维持药,其发挥出来的麻醉效果较为理想,不仅副作用小,且见效快速。依托咪酯乳剂可引起血压轻度下降,主要与每搏量减少、外周阻力降低及轻度组胺释放作用有关,但对交感神经及血压并无明显抑制[4]。其突出优点的就是对心血管系统抑制作用小,可维持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 ,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且使动脉压轻微降低,外周阻力减小,心排血量和心脏指数增加,该药对心率无明显影响,但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氧供,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尤为适用[5]。持续大剂量输注依托咪酯可能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但单次应用未见明显的肾上腺功能抑制,可以放心诱导使用。

    诱导与维持中保持颅内压稳定对于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是最为关键的,而术中颅内压波动则是造成动脉瘤破裂的根本因素,这就需要避免围术期造成颅内压波动影响,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动脉瘤破裂[6]。因而保证诱导平稳,采取措施防止患者呛咳和血压等异常症状。此次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之后血压、心率有显著降低,而在麻醉时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而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则显著减小,特别是SBP在插管前、插管后5 min均比正常指标低[7]。这些表明观察组的循环功能出现很大变化,用于有心血管、呼吸系统等方面的麻醉效果甚佳。因此类手术不会出现较大的损伤,手术没有太大的镇痛作用,芬太尼等麻醉药只需少量则能达到镇痛效果[8]。若PaCO2低于20 mmHg将造成严重血管收缩和脑缺血,手术时要注重PaCO2监测,PaCO2需保持30~35 mmHg,这对于手术很有帮助。

    总之,依托咪酯乳剂对麻醉诱导、维持以及配合适量芬太尼及肌松剂施行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效果显著,不仅诱导平稳、苏醒快速,且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余奇劲,陈志娥,蔡忠香,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5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