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31期 > 正文
编号:12151022
痉挛型和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的差异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5日 覃蓉 王跑球 周洪涛等
第1页

    参见附件(1643KB,2页)。

    覃蓉 王跑球 周洪涛 刘娟 熊裕娟 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

    【摘要】目的:探讨痉挛型和不随意运动型CP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差异。方法:对232例2~6岁痉挛型CP患儿和32例不随意运动型CP患儿均进行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88)测量,比较各功能区的评分百分比及总分。结果:痉挛型CP与不随意型CP患儿在A区、B区、C区百分比和总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D区和E区得分百分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CP患儿的粗大运动的发育落后程度有所不同,总体观察来看痉挛型CP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发育比不随意运动型CP患儿好。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粗大运动功能 粗大运动功能量表 差异

    【分类号】R742.3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CP是造成儿童运动障碍的主要疾病。临床根据神经学的症状和运动障碍的特点将CP进行分型,而最常见的类型有痉挛型和不随意运动型[1]。粗大运动功
------
     脑性瘫痪是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CP是造成儿童运动障碍的主要疾病。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4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