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178915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5日 谢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症状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与同期48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平均焦虑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睡眠质量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质量;焦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1(a)-124-02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patients with anxiety and sleep quality

    XIE Jia

    Department of Medicine,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11004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patients with anxiety and sleep quality. Methods: Forty eight patients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compared with 48 cases of implementation, analyze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verage anxiety scores and sleep quality score in the hospital. Results: The score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after a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s significance (P<0.05), while sleep quality rating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leep,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ttention.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leep quality; Anxiety; Care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呼吸困难,机体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此外,患者在身体疲劳时还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焦虑及睡眠紊乱[1],所以此时患者的心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容易产生抑郁焦虑和失眠等症状,本研究主要探讨护理干预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焦虑和睡眠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肺功能以及生化检查确诊,排除合并肺结核、肺部肿瘤以及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男32例,女16例,年龄48~77岁,平均(59.4±4.3)岁,病程2~31年,平均(8.3±3.2)年,合并冠心病者33例,糖尿病者12例;对照组:男34例,女14例,年龄49~76岁,平均(58.7±4.9)岁,病程2~32年,平均(8.5±3.1)年,合并冠心病者35例,糖尿病者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合并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未行特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①注意保持病房安静,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尽量避免在患者开始入睡时进行护理操作;②注意保持病房光线柔和、调节环境温度和湿度,一般在晚上10:00前尽量将晚间护理做完,并协助患者进行洗漱,整理患者床单,关好门窗和房间照明;加强健康教育,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尽量在晚上9:00时清理患者陪护,如医嘱要求陪护者,应尽量告知保持病房安静的重要性,并取得其理解;对于不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及时关闭,以免其工作的噪音影响患者睡眠;对于打鼾的患者,尽量集中管理;加强管理,做好睡眠质量的客观评估,将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纳入住院患者管理的基本范畴;平日护理工作中穿插讲解该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自诊自治的能力,增强患者信心,减轻患者焦虑;最后还可以通过中医穴位治疗的方法,以达到促进患者睡眠的目的。

    1.3 观察方法和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平均焦虑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其中焦虑评价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数范围为0~80分,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重,睡眠质量评价应用PSQI进行评价,分数范围为0~21分,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2]。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睡眠质量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住院病房对患者而言是一个陌生的环境,挤满了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同时一个病房还有多位患者和陪护人员,患者对其不熟悉,病房的机械声、报警声以及医护人员说话和走路的声音此起彼伏,与患者在家的睡眠环境存在很大差别[3],睡眠质量差、身体疲劳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神困扰,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加重病情,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睡眠障碍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通过正确有效的睡眠护理措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7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