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2220791
126例乳头溢液手术治疗的回顾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以提高乳头溢液的治疗水平。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126例行手术治疗的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全部126例乳头溢液病例中,血性溢液75例,非血性溢液51例;导管扩张症5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43例,乳腺导管炎性病变21例,乳腺癌12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区段切除术、单纯乳腺切除术或改良根治术。 结论 综合检查有助于提高乳头溢液的诊断,影像学检查可做出病灶的定位诊断,术中冰冻片是定性诊断的唯一方法。病变区乳腺的区段切除是多数乳头溢液患者的手术方法,手术治疗乳头溢液原发病是防治早期乳腺癌以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乳头溢液;检查;手术治疗;回顾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55.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5(c)-0191-02

    伴随乳腺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增高,乳头溢液成为乳腺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是仅次于乳腺肿块与乳腺疼痛的乳腺疾病三大症状之一,其发生率为3%~8%[1]。非哺乳期妇女乳头溢液病因可分为全身性因素以及乳腺内病变,乳腺内因素所引起的溢液可以分为血性、浆液性、清水样、乳汁样等。临床上,乳头溢液同时也是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依据之一,可见明确其性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因此,临床要重视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并结合诊断结果采取针对性手术治疗措施。回顾本院2007年1月~2010年9月所收治的126例乳头溢液病例,通过相关病因检查诊断,均采取相应手术治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进行相关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本院2007年1月~2010年9月所收治的126例行手术治疗的乳头溢液患者,均为非哺乳期女性,年龄为23~69岁,平均40.2岁;溢液的时间为6 d~18个月,平均病程为3个月;其中血性溢液75例,浆液性溢液29例,脓性乳头分泌物5例,清水性溢液17例;单侧乳头溢液120例,双侧乳头溢液6例。

    1.2 检查方法

    全部病例于术前均行乳腺导管造影、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以及超声检查。其中溢液涂片检查发现癌细胞与可疑癌细胞者12例,同术后病理证实相符合;超声检查提示导管扩张症者4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6例;乳腺导管造影提示导管内乳头状瘤42例,乳腺导管炎性病变20例。其中伴乳腺肿块的患者均予行钼靶X线示乳腺癌10例。术后全部患者均由本院病理科行组织病理学确诊。
, 百拇医药
    1.3 手术方法

    全部病例首先行区段切除,嘱患者于术前2 d不得挤压乳房,避免积液排尽,术前依据造影判断溢液导管口位置以及肿块位置,确定病变所在部位,用龙胆紫作好乳晕切口标记,予硬膜外阻滞麻醉,自溢液导管口插入鼻泪管冲洗针头,注入0.3 mL左右美蓝,切除病变乳头管与蓝染腺体抵胸大肌筋膜表面,术中均行冷冻切片。其中有7例病例于区段切除术后冰冻,常规病理示导管乳头状瘤伴高度不典型增生,均为血性溢液,予行单纯乳房切除术;12例病例区段切除后,冰冻病理报告示恶性病变,遂行乳房改良根治术,即乳腺单纯切除术联合腋淋巴清扫术。

    2 结果

    全部126例乳头溢液手术治疗病例,均经术中冷冻切片以及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证实,符合诊断,术后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效果,其中导管扩张症5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43例,乳腺导管炎性病变21例,乳腺癌12例,与术前诊断符合率为98.41%。术后病理示:导管内乳头状瘤43例(34.12%),乳腺导管炎性病变21例(16.67%),导管扩张症50例(39.68%),乳腺癌12例(9.52%)。全部病例均于术后即开始随访,随访时间约6个月,未发现局部复发情况。
, 百拇医药
    3 讨论

    乳头溢液,指女性非哺乳期有液体自乳头溢出,是乳腺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据统计得出,以乳头溢液为首要症状的就诊者占乳腺疾病的3%~8%,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肿块和乳房疼痛。乳头溢液多发于40岁以上的非哺乳期或是绝经期妇女[2]。该病多无临床症状,往往是因为发现内衣被乳头溢液所污染而前来就诊,少数患者同时伴有乳房肿块或胀痛。肉眼所见乳头溢液可以呈血性、浆液性、清水样、浆液血性、乳汁样、黏液状、牙膏状以及脓性分泌物等。乳头溢液分为生理性以及病理性,生理性溢液主要见于哺乳期、妊娠中晚期或是服用药物所引起,如乳腺增生、闭经泌乳综合征以及脑垂体瘤等某些疾病也可导致乳管溢液,其溢液性质多呈乳汁样或浆液性,此类溢液往往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病理性乳头溢液则可能因乳腺良性或恶性病变所导致,临床多主张外科手术治疗。发生乳头溢液的最常见疾病包括导管扩张症、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以及乳腺癌等[3-4]。

    临床需要重视完善对乳头溢液患者的相关检查,乳头溢液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包含乳腺导管造影、超声检查、乳腺X线、导管镜检查以及脱落细胞学检查等。此外,近几年部分医院开展乳头溢液或是乳管冲洗液做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检测,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5]。就本次回顾分析126例临床资料而言,乳腺导管造影结合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对临床诊断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有助于对溢液乳管进行准确定位,以确定溢液乳管的病变范围,为术前切口选择提供确切的理论依据。因发病原因不同,乳头溢液的细胞学形态也不同,这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一定依据。乳腺超声检查对乳管扩张及大导管内乳头状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因其简便易行,故临床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 百拇医药
    对于乳头溢液患者的治疗方式通常根据不同的病因来决定,外科手术是治疗病理性乳头溢液的首选方法,同时也有助于病理学诊断,尤其是血性溢液以及血性溢液伴乳房肿块者。临床常常选择的手术方法包括区段切除术、单纯乳腺切除术以及乳房改良根治术。伴随人们审美观念的革新,乳房作为女性的第二性征,女性患者对保全乳房的愿望也随之增强,由此可见,临床术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也是十分重要的,盲目扩大手术范围不仅会为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为患者的心理带来沉重的负担与压力,甚至影响到术后的生活质量。本院126例病例行区段切除术时,综合结合各项检查准确判定切口部位,自溢液导管口插入硬膜外麻醉导管,并缓慢注入0.3 mL左右的美蓝,做放射状切口,行病变导管加周围蓝染腺体区段切除,进而使切除术显得更为精细,手术创伤小,实现了治疗目的,同时还能够兼顾了保证术后乳房美观的目标。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区段切除术中所在区段应放切至边缘,以避免复发,术中需行冷冻切片检查,恶性者按乳腺癌治疗,对于乳腺癌应根据前冷冻病理报告决定是否行腋下淋巴结清扫,若前哨淋巴结发现癌细胞,予行乳房改良根治术。本院126例乳头溢液患者的术式选择均依据以上几点,效果十分显著。
, http://www.100md.com
    乳头溢液自身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因此临床诊断时应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完善相关检查。除重视乳腺疾病最常见的三大症状(疼痛、肿块、溢液)外,临床还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皮肤、乳头以及腋下淋巴结是否有出现异常改变,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完善所需检查,对全部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正确的分析、思考,与此同时,选择合理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也是极其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卢崇亮. 乳头溢液的诊断与治疗[J]. 华夏医学,2004,17(3):454-456.

    [2]张颖. 乳头溢液200例临床分析[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10,33(4):445-446.

    [3]王钟富. 现代实用乳房疾病诊断学[M].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27.

    [4]陈志刚. 34例鉴别乳头溢液良、恶性相关因素探讨[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60-61.

    [5]方志沂. 乳头溢液的细胞学诊断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意义[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2):72-73.

    (收稿日期:2012-03-06本文编辑:赵丽萍), 百拇医药(吴耀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