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36期 > 正文
编号:12347445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25日 宋冠男 朱芳琪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之间的临床相关性。 方法 以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56例为观察对象,按TOAST分型,其中大动脉硬化型脑梗死(LAA)160例,腔隙性脑梗死(LA)196例,选择208例经临床表现和头颅CT检查排除脑卒中的患者为对照组,测定C-反应蛋白的含量。 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C-反应蛋白升高,与其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LAA组与L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进展和严重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血CRP水平可作为客观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防效果的监测指标。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腔隙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c)-0051-02

    现今,脑血管疾病作为世界上排名第一的令患者致残与致死疾病,由于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锻炼与合理饮食渐少,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等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近年来有明确的研究表明, C-反应蛋白水平的高低便可反映出动脉粥样硬化的炎性反应的强弱程度,通过记录监测C-反应蛋白水平的高低便可以反映出该患者的动脉硬化炎性反应的强弱程度[1]。由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测定C-反应蛋白方法的快速、简便并且可靠的方法也已经迅速建立起来[2]。C-反应蛋白在医学上的价值也在正得到广泛承认。笔者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松原市中心医院治疗的35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测定方法

    所有患者在发病24 h后采集空腹静脉血,C-反应蛋白测定采用快速的免疫消浊的比浊方法[5-6]。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讨论

    目前,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等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炎性反应都与脑血管病中的缺血性脑卒中关系密切。随着动脉硬化疾病的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患者的炎性反应机制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都备受关注[3]。并且根据研究表明,患者脑血管疾病的炎性反应在动脉硬化的各阶段均可发挥相关作用,本研究提示了缺血性脑卒中大动脉硬化型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组C-反应蛋白升高,并且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组升高明显(P < 0.01),则说明了C-反应蛋白不但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并且同该疾病的进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C-反应蛋白浓度越高,关于脑动脉中的损伤、以及脑血管的炎性反应的范围就越大,C-反应蛋白与目前报道的脑血管病中脑梗死患者患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故脑血管疾病的炎性反应标记物C-反应蛋白准确地提示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及其此项疾病可能出现的风险[8-9]。因C-反应蛋白此项检查相随与一些地方医院,比较简单普及,并且费用较低,故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相关性值得研究,可作为一个预防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 张炳荣. 缺血性脑卒中与C-反应蛋白之间的关系[J]. 医学与法学,2010,12(3):123.

    [2] 高新亮. 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中的重要因素[J]. 中华医学,2009,23(4):98.

    [3] 张力,卫庄. 脑血管疾病诊断与研究[J]. 中国保健,1996,10(2):110.

    [4] 张宇,葛文华. 脑梗死患者相关化学指标分析[J]. 吉林医学报刊,2012,3(1):20.

    [5] 陈瑞,姜大明,张春文. 化学检查与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J]. 中国卫生产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2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