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29期 > 正文
编号:12403893
带血管蒂桡骨瓣移位术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

    王焱 李公 潘恒 何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丰台教学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第4、5伸肌室间支持带上动脉为蒂桡骨瓣移植治疗腕月骨骨坏死的手术方法。方法根据桡骨背侧远端血液供应的解剖学基础,设计带第4、5伸肌室间支持带上动脉为蒂桡骨瓣,移植治疗腕月骨坏死6例,Litchtman分期Ⅲa期4例,Ⅲb期2例。术后随访患者症状、腕关节活动度和腕关节影像学的改变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术后随访10~27个月,4例腕静息痛消失;2例腕静息痛好转,腕关节用力活动后,出现酸痛不适;1例腕关节疼痛好转7个月后复发。腕关节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X线片显示月骨高密度坏死骨质部分吸收,并有新骨形成。腕高比值和桡舟角轻度改变。结论第4、5伸肌室间支持带上动脉为蒂桡骨瓣移植治疗腕月骨骨坏死,初步疗效良好。

    【关键词】 月骨 骨移植 骨坏死 伸肌室间支持带上动脉

    【分类号】R687.3

    腕月骨缺血性坏死是由Kienbock于1910年提出,解剖结构变异、月骨周围韧带和血管损伤可能是其结构发生改变的原因,但其具体病理机制仍不明确。月骨缺血性坏死呈现不断进展的过程,其主要症状是腕痛,治疗以保存腕关节正常结构、恢复腕关节的运动力学功能为主。对于早期腕月骨坏死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7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