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709286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作用(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5日 王明春
第1页

    参见附件。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BPRS积分的比较

    护理后,两组的BPRS积分均降低,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BPRS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NOSIE积分的比较

    护理后,两组的NOSIE总积极积分均增高,NOSIE总消极积积分均降低,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NOSIE总积极积分高于对照组,总消极积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2)。

    2.3 两组护理前后IPROS积分的比较

    护理后,两组的IPROS积分均降低,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IPROS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IPROS积分的比较(分,x±s)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患,病因复杂,与遗传、内分泌、躯体生物学、社会环境、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4]。患者在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功能方面均会发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及周围人群的正常生活。较多的临床实践显示,精神分裂症由于病情较重、迁延难愈,单纯的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后期康复的效果并不十分满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