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5期
编号:13127126
CT仿真内镜技术在垂体腺瘤经鼻-蝶手术中的临床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5日 郭宇宏 刘跃亭 郭庚 蒯东 薛乃照 王艳丽 李超
第1页

    参见附件。

     2.2 CTVE在手术中的应用情况

    术前CTVE能反复模拟从外鼻孔到鞍底的手术入路,可以模拟暴露鞍底及鞍底骨窗形成过程,其模拟过程与内镜下经鼻-蝶手术过程类似。CTVE能指导术中对鞍底表面结构及深面结构的辨认及定位,可以准确标出肿瘤在三维图像的位置。术中证实CTVE图像上标出的肿瘤位置正确。

    3 讨论

    自1907年Schloffer采用经鼻-蝶手术切除垂体腺瘤以来,神经内镜经鼻治疗颅底疾病的研究方兴未艾,优点如下:①肿瘤切除的彻底性高,内镜下可选择性切除肿瘤及瘤周垂体组织;②内分泌功能治愈缓解率高;③视力、视野治愈改善率不低于开颅手术;④手术和麻醉时间短;⑤并发症低,反应轻,恢复快;⑥避免开颅手术对额叶、嗅神经、视神经等的损伤;⑦死亡率低[6]。

    在解剖方面,鞍底隆突不明显、鞍底骨质厚或两侧颈内动脉间距小,易造成直接损伤,尤其是许多微腺瘤为偏侧生长,给手术增加了难度。在术中,对于大腺瘤找到鞍底就可确定肿瘤的位置,而微腺瘤尚需进一步确定肿瘤在鞍底的相应位置,若定位不准则易损伤颈内动脉、进行不必要的垂体探查或找不到肿瘤,有时必须借助额外的术中定位设备[7]。

    CTVE是在三维成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影像后处理技术,是将螺旋CT所取得的二维和三维数据,应用于VE软件进行后处理,重建三维的立体影像,借助导航仪和飞跃技术,赋予伪彩,然后将CTVE影像进行快速连续的电影回放,即获得如同纤维内镜直视下的管腔内表面影像的动态效果。CTVE可以对局部组织结构的腔、血管等行交互式、无创性、3D的显示。对于年资较浅的外科医生来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