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25期 > 正文
编号:12950542
九尔口爽含漱联合泻脾散治疗口疮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25期
     分析口疮中医学发病机理,认为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其发病与心脾相关。患者急性期多存在劳倦、气候、情绪、饮食等方面因素,脾胃湿热化火,促使口舌生疮,进而诱导溃疡形成。病程间歇期多为脾胃气虚,有外邪侵袭时,有较高化火上炎风险,进而形成溃疡[7-8]。泻脾散在临床主要针对舌红脉数、口燥唇干、口疮等脾胃伏火征。泻脾散方剂中石膏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效,黄连、知母清热;黄芩凉血散瘀、燥湿解毒、热中泻火;藿香叶防风升发郁火;白术、茯苓、甘草兼顾脾胃,中奏清泻与升发,对脾胃伏火之证有较佳治疗作用[9-10]。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示,方中黄芩具有较强抗病毒和抗菌作用,与中医经验治疗疔疮火疡、天行热疾一致,此药有较广的抗菌范围,其中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强,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钩端螺旋体[11-12]。黄芩水浸出液、煎剂对甲型流感病毒PR 8均有抑制作用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4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