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22期
编号:13283827
建设高效区域脑卒中防治网络体系(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2期
     优化院内救治流程

    武剑教授强调,对于脑卒中救治来说,“时间就是大脑”。院内救治流程建设包括:卒中绿色通道建设,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卒中高危单元管理,卒中危重症管理,卒中二级预防治疗等。优化院内治疗流程不仅是要持续提升诊疗技术设备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改进流程和提高效率。溶栓小组或介入小组接到院外急救车传来的患者信息后立即待命,接诊后马上启动绿色通道,分别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或血管内治疗,治疗后将患者及时送入卒中病房。静脉溶栓比例及质量控制、血管内治疗比例及质量控制等都是院内治疗的重要考核指标。

    武剑教授介绍,卒中绿色通道建设要求布局合理,宣传标识标志明显,设备齐全,急诊科设有专门卒中诊室,救治小组24小时值班,所有成员均需经过高级卒中中心以上培训。团队配备影像科、神经外科、超声科等相关医师,能够快速反应、评估、治疗和转运,同时具备上下级对接,120对接和上级会诊能力,以达到越快越好的效果。脑卒中急救质量控制非常关键,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建立了急性脑梗死溶栓质控系统,对每例溶栓患者都要进行科室内讨论,收集病情资料,每周对溶栓病例进行汇报讨论,分析检讨出现溶栓并发症的原因和溶栓预后不良等的原因,评估患者预后和讨论后续治疗方案。院内救治流程改进还需加强高危卒中单元病房建设,高危卒中单元病房床位应不少于6张,主要收治溶栓、大血管治疗、其他重症脑血管病和其他神经内科急危重症病人,病房有独立卒中单元换药室、独立血气分析仪、层流病房、门禁系统,高危卒中单元病房有助于控制患者后期并发症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