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32期
编号:13267433
局部麻醉下揭盖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效果及安全性(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32期
     3讨论

    3.1临床表现

    本病大部分患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仅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无力、运动欠灵活等,稍作休息后又可以行走,又称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腰椎管狭窄症中以疼痛、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根性间歇性跛行),随病情进展,出现行走不稳、行走困难,躯干束带感及下肢麻木,排便困难,排尿及性功能障碍。体征:脊髓上运动神经元性受损的主要表现为躯干、下肢痛温觉减低,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减低,跟、膝腱反射增强或亢进,病理征阳性;脊髓下运动神经元性受损为主的表现为普遍下肢肌张力下降、肌肉萎缩,跟、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征不能引出;胸腰段胸椎管狭窄,可能同时存在上、下神经元性损害的表现[7-8]。

    3.2病因及发病机制

    胸椎管狭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考虑为退变性因素所致[9]。胸椎管狭窄的临床病理特点主要为两类:①黄韧带肥厚、骨化引起狭窄处同时并发退行性变,黄韧带肥厚多发生在下胸椎;②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及后纵韧带骨化,三者均于椎管前方病变导致胸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主要发生于颈段,也可发生在胸椎[10-11]。

    3.3麻醉方式选择

    胸椎黄韧带症虽然较颈椎、腰椎管狭窄症发病率低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