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13
编号:13480041
马科教授治疗肺癌的经验总结(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13
     1马科教授对肺癌病因病机和各证型的见解

    中医文献中没有“肺癌”这一病名,在临床上大多数医家将肺癌归为“肺积”“息贲”“胸痛”“喘促”等范畴。《济生方》云:“息贲之状,在右协下,大如覆杯,喘息奔溢,是为肺积。诊其脉浮而毛,其色白,其病气逆,背痛少气,喜忘,目瞑,肤寒,皮中时痛,或如虱缘,或如针刺。”中医的病因病机为正气虚损、饮食劳倦、邪毒外袭、情志所伤[4]。目前研究的中医证型有气阴两虚、阴虚内热、脾虚痰湿、气滞血瘀、痰湿蕴肺[5]。马教授认为肺癌发病的主要病机特点是本虚標实,本虚主要为体内正气虚,标实主要为癌毒侵袭。病之初期,正气虚弱,尤以阳虚为主,痰瘀毒结,停滞于肺,致肺功能失调,肺气瘀滞,宣降失司,气机不利,阻滞血行,津液不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致脉络瘀阻,瘀毒内结,久而成积块,致机体发病;中期正气与邪毒抗争,主要以机体症状为实证;后期肺脏病变累及它脏,诸脏皆虚,不能维持机体正常功能,致机体整体情况下降。马教授认为肺癌的基本病机是气虚阴伤,肺痿失用,其病理是邪毒瘀滞,耗伤气阴;阴虚内热为肺阴亏虚,热毒炽盛,病理为邪毒蕴肺化热,灼伤肺肾之阴;脾虚痰湿为肺脾两虚,内生痰湿,病理为脾虚生痰,肺虚不布津液;气滞血瘀为痰瘀互结,气机不利,其病理为气滞则血瘀;痰湿蕴肺为久病痰湿不化,其病理为肺为贮痰之器,痰湿日久沉积。在治疗上结合患者的整体病情、症状、体质来论治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