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3期
编号:13183619
右旋心合并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心房纤颤、急性心梗1例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25日 郝钰 袁慧敏 杨锐英
第1页

    参见附件。

     【关键词】 右旋心;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房颤; 急性心肌梗死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3.032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43岁,因“胸闷、气短十余年,发作性胸痛4 d”就诊。患者平素即有活动时胸闷、气短症状。入院前4 d于干活时突然出现剧烈胸痛症状,位于胸骨中段右侧,持续30 min后逐渐缓解,伴出汗、心悸等,无放射痛、恶心、呕吐等。入院查体:血压90/55 mm Hg,心尖搏动点位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外1.0 cm处,叩诊心界向右侧扩大,心率170次/min,房颤律。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及剑突下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肺呼吸音低,双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探头位于胸骨右缘,声束指向左肩探查,心房正位,心室左袢,主、肺动脉平行排列,升主动脉位于左前,与功能左室(解剖右室)相连,肺动脉位于右后,与功能右室(解剖左室)相连,肺静脉汇入左房,上下腔静脉汇入右房(见图1A、C);左房前后径54 mm×90 mm,右室横径33 mm(见图1B);三尖瓣冗长,以隔瓣为著,收缩期凸入心房达瓣环连线,经瓣口可探及细束状反流信号(见图1D)。上肢导联反接后心电图示:房颤,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0.2 mV[1]。胸部CT示:双肺下叶多发片状渗出影,心影增大,位于右侧胸腔,永存左上腔,心脏转位约180°,心包少量积液,双侧胸腔积液。腹部B超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4.68×109/L,中性粒细胞相对值86.6%,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3.59 ng/ml,肌钙蛋白Ⅰ(cTnⅠ)2.10 ng/ml,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6972.00 pg/ml。综上诊断:(1)先天性心脏病,右旋心,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三尖瓣脱垂伴反流(中-重度)。(2)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Ⅲ级(killip分级)。(3)心律失常,持续性房颤。(4)肺部感染。入院后生命体征平稳,给予胺碘酮静脉推注后曾一度转为窦性心律,但不能维持,同时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稳定斑块、保肝、抗感染等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建议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