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8期
编号:12355858
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病理改变及诊断方法的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第8期
     3.1.9 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酐酶(NAG)测定 肾小管和尿路上皮细胞含NAG,高血压病患者尿中的NAG含量增加,而在其血压控制后含量可降低。有文献报道,在肾小管还能够重吸收过多的清蛋白时,尿中NAG的含量就会增高,这提示了肾脏的损害。至今为止,NAG被认为是反映肾小管功能的最敏感的指标[16]。

    3.2 动态血压监测(ABPM) ABPM可以连续24 h提供血压及其变化情况,还能分析出白天及晚上的血压变化规律。大量的研究显示,ABPM得到的血压情况与高血压病肾损害具有相关性[12,17]。晚上血压下降不明显或消失的高血压患者存在有严重的靶器官损害,患者会存在左室肥厚、心脑血管疾病,还会存在肾脏损害等病变。

    3.3 多普勒超声肾血流检测 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会存在肾小动脉和微动脉的异常,而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病理切片中发现肾脏小叶间动脉和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