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2
编号:13742928
思密达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5日 刘细梅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思密达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期于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就诊的8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观察组,收集之前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5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止吐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及电解质紊乱纠正时间等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1.9±0.7)d,止泻时间(3.1±0.7)d,脱水纠正时间(2.0±0.6)d、电解质紊乱纠正时间(2.6±1.0)d,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显效率81.3%、总有效率95.0%,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素肌注联合思密达口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缩短了疗程,缓解了患儿病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思密达; 干扰素; 小儿; 轮状病毒性肠炎

    中图分类号 R72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2-0007-03

    轮状病毒性肠炎(rota virus enteritis,RVE)是一种婴幼儿比较多见的消化道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在秋冬季的发病率最高,存在大范围流行可能[1]。RVE的临床症状比较典型,如呕吐、发烧、腹痛及反复发作的无血色、水样腹泻。根据调查发现,在腹泻病原来的构成比例中,轮状病毒导致的占到40%~60%[2],因此RVE是诱发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病因。目前RVE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本组研究中对笔者所在医院近期收治的RVE患儿采用干扰素辅助治疗,并与之前的常规处理对照组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就诊的80例RVE患儿作为观察组,ELISA法检测大便轮状病毒抗原均呈阳性,大便细菌培养未发现致病菌,属于轻度至中度腹泻,大便外观呈蛋花汤或水样,黏液较少,轻微的腥臭味,部分患儿合并呕吐、发热等症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