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17
编号:13726986
胸部CT双期扫描在肺不张病因的诊断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陈雄钊 腾录霞 张远鸿 冯兆章 冯雪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胸部CT双期扫描在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9例肺不张患者做胸部CT双期扫描,并根据其发病部位、病理分型等影像特征判断致病因素。结果:49例患者均获得清晰图像,左肺全肺不张11例,右肺全肺不张9例,左肺上叶不张7例,左肺下叶不张7例,右肺上叶不张6例,右肺中叶不张4例,右肺下叶不张5例,各病变位置均有其独特的CT影像特征。病理分型显示结果与支气管纤维镜检查相符,可根据发病部位和病理分型准确诊断其致病因素。结论:CT双期扫描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肺不张病变位置及病灶形态,临床用于肺不张病因诊断具有较高准确率。

    【关键词】 胸部CT; 肺不张; 诊断; 病因

    中图分类号 R44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7-0009-02

    肺不张是影像科诊断中常见疾病,同时也是肺癌、肺结核、肺部肿块及气胸等多种肺损伤性疾病的并发症[1]。根据不同的致病因素,临床可分为阻塞性、压迫性、被动性、瘢痕性及粘连性等五种类型[2]。影像科诊断中以阻塞性肺不张和压迫性肺不张最为常见,其主要病因是肺部肿瘤和炎症。支气管纤维镜是临床诊断肺不张的常规影像方法,对其病变范围、发病部位及致病因素都有较高诊断价值。但支气管显微镜的操作相对复杂,且对患者有一定伤害。近年,随着多层螺旋CT的出现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的发展,胸部CT双期扫描技术在肺不张的临床诊断中显示出一定优势。本院收治49例肺不张患者,并对其胸部CT双期扫描的影像特征做总结,探讨其对肺不张病因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肺不张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31~72岁,平均(50.3±13.1)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体征、X线扫描及支气管纤维镜检查确诊。病理分型:阻塞性17例,压迫性13例,被动性11例,瘢痕性5例,粘连性3例。主要症状:多数患者主诉胸闷、胸痛及呼吸受阻,且咳中带痰,少数患者痰中可见血丝。

    1.2 研究方法

    1.2.1 扫描方法 采用TOSHIBA AQUILION 16层螺旋CT进行检查,自胸廓入口到后肋膈角行平扫、薄层扫描及双期扫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