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年第6期
编号:13137772
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血清胱抑素C的作用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25日 徐锦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过程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2010年12月-2013年1月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81例,将其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81例身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尿素浓度、血清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浓度(Cyst C)。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尿素浓度、血清肌酐、血清胱抑素C浓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将其血清胱抑素C应用在诊断过程中,能够将其肾小球过滤功能与肾功能变化反映出来,提高早期肾功能疾病诊断率,血清胱抑素C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诊断价值值得肯定,可将血清胱抑素C作为早期肾功能损害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肾功能损害; 血清胱抑素C

    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6-0073-02

    众所周知,人类主要的代谢与滤过器官是肾脏,肾脏功能主要包括肾小管吸收、分泌功能以及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小球过滤率是判断肾小球过滤功能的重要指标[1],过去临床上通过内生肌肝清除率反映人体的肾功能,但其灵敏度不高。血清胱抑素C(Cyst C)又被称为γ-后球蛋白或γ-微量蛋白,是一种非糖化多肽链,包含122个氨基酸残基,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的体液与有核细胞中[2]。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简称GFR)是临床上反映患者肾功能情况的重要指标,Cyst C在血液中的浓度是由肾小球滤过决定,相关研究显示,Cyst C可作为反映人体早期肾小球过滤情况的内源性标志物[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