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年第27期
编号:12786032
孕期雌激素水平在宫颈癌早期病变中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27期
     【摘要】 目的:分析孕期妇女雌激素变化在宫颈癌早期病变中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220例产后门诊与同期250例两癌筛查项目中宫颈癌筛查的液基细胞学检查,并分析病理报告。结果:产后门诊组阳性率为10.0%,同期宫颈癌筛查组阳性率为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雌激素的剧烈变化对宫颈癌早期病变诊断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宫颈癌; 雌激素; 液基细胞学检查; 人乳头瘤病毒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7-0059-02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strogen level during pregnancy in cervical cancer early lesion.Method: 220 cases of postpartum outpatients with cervical liquid-based cytology technology (LCT) and 250 cases of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2 to December 2014 were randomly selected,and then analyzed the pathlogy reports.Result:The positive rate of postpartum outpatients group was 10.0%, the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group was 5.2%.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Elevated level of estrogen has promoting effect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 early lesion.

    【Key words】 Cervical cancer; Estrogen; Liquid-based cytology technology; Human papillomavirus

    First-author’s address: Wuji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uzhou 215200,China

    doi:10.14033/j.cnki.cfmr.2015.27.028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1],仅次于乳腺癌。现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已被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明是引起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根本原因。还有一些机体与环境因素能够增加HPV持续感染和发展为宫颈肿瘤的可能性,如免疫抑制剂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长期口服避孕药、多产、吸烟等[2]。而雌激素作为催化剂促进致癌过程和促进癌症发展[3-4],已越来越引起重视。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作为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手段,已广为接受。本研究随机选取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产后门诊妇女与同期当地两个乡镇两癌筛查项目中宫颈癌筛查的液基细胞学检查两个样本,采用液基细胞学技术分析诊断,比较其阳性率,来分析孕期雌激素的变化在宫颈癌早期发生发展中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病理科产后门诊送检的220例产后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为产后门诊组(产后3~6个月),患者年龄22~41岁,中位年龄29岁;以及同期笔者所在医院参与的两个乡镇宫颈癌筛查的液基细胞学涂片11 077例中随机选取250例为筛查组(含产后门诊组样本),患者年龄30~65岁,中位年龄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采用BD PrepStain全自动标准化的制片染色系统,制成直径13 mm的超薄细胞载片,仪器自动染色后,均由有经验的病理医师(中级以上)在显微镜下依据2001TBS报告系统人工阅片诊断。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别统计两组的阳性率,阳性片包括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级病变(ASC-H)、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鳞状细胞癌(SCC)。产后门诊组阳性率为10.0%,同期宫颈癌筛查组阳性率为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雌激素是一组类固醇类化合物,在妇女的生育周期中极其重要。既往研究发现,妊娠期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非孕期高25~40倍。妊娠期子宫由于高水平雌激素的影响,宫颈鳞柱交接部外移,移行带区的细胞出现不典型性,部分甚至可类似原位癌,但妊娠期宫颈的这些变化,产后6周可恢复正常。许多文献报道妊娠时大多数ASC和AGC及上皮内病变产后自然消失[5]。于3~6个月后检查,其恢复了妊娠期高雌激素带来的生理变化,减少了过度诊断。宫颈癌筛查组包括当地两个乡镇妇女,对当地发病率有标志意义。产后组较宫颈癌筛查组阳性率明显偏高(1.9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推断其原因是第一组选取的患者均处于特殊生理阶段,即产后3~6个月,刚经历了妊娠期雌激素、孕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性激素等激素的剧烈波动。, http://www.100md.com(陆建军)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