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年第27期
编号:12786016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27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12月收治的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探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10 mg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B组患者给予20 mg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栓塞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hs-CPR和IL-6等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间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LDL-C、HLD-C和TC改善情况及栓塞时间发生率显著优于A组。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疗效明显,可有效地降低炎症因子和改善血脂水平,而且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低剂量。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不同剂量; 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7-0139-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27.070

    冠心病是临床上老年人群常见和多发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其致病原因为冠状动脉发生栓塞而引起的心肌缺血。机体内较多的病理生理病变均会导致冠心病的发生,纤溶活性、炎症因子及血脂水平等是诱发冠心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据有关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不仅能调节血脂水平,还能对冠心病的纤溶活性及炎症反应进行调节,进而缓解或改善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其临床治疗效果理想[1-2]。目前,国内临床医生由于担心过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治疗缺少安全性,所以临床实际应用剂量相对较小[3]。为了探讨阿托伐他汀的不同剂量在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其疗效明显的用药剂量,本文选取笔者所在院2014年3-12月收治的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并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现将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12月收治的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探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诊断均符合美国心脏协会或美国心脏病学会制定的有关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且均存在典型的心脏前驱疼痛。所有患者入选前均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类疾病、血管类疾病、肿瘤类疾病和甲状腺类疾病,同时排除具有严重感染和既往有大型手术病史以及入院治疗前2个月内使用过抗炎、抗凝和调节血脂类药物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1例,其中A组患者男28例,女23例,年龄60~89岁,平均(69.1±5.7)岁,B组患者男31例,女20例,年龄58~88岁,平均(67.3±4.3)岁。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均详细询问其病情情况以及给予超声、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并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两组患者均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钙胶囊(生产商为河南天方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984,规格10 mg×7粒),A组患者给予每次10 mg口服,B组患者给予每次20 mg口服,两组患者均每天1次,晚上顿服。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TNF-α、hs-CPR和IL-6)和血脂(TC和LDL-C)指标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患者数据均采用微软EXCEL数据库进行整理,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字2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hs-CPR和IL-6等炎症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hs-CPR和IL-6等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其TNF-α、hs-CPR和IL-6等炎症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LDL-C和TC等血脂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LDL-C、HLD-C和TC等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其LDL-C、HLD-C和TC等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LDL-C、HLD-C和TC等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栓塞事件发生率比较

    B组患者栓塞事件发生率为2.0%(1/51),A组患者栓塞事件发生率为15.7%(8/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9713,P=0.0015)。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已成为全球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且年龄在不断地年轻化。心脑血管疾病是引起老年人群死亡与致残的关键因素。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通常是指患者体内脂质代谢异常,血脂沉积在动脉内膜,从而在内膜上形成一种粥样化的脂质型白色斑块。多项临床大型试验发现,他汀类药物具有显著的调脂及其他治疗冠心病作用,是目前临床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首选药物[4]。阿托伐他汀是一种HMC-COA还原酶抑制剂,其药理作用主要为抑制HMC-COA还原酶而阻断胆固醇的合成,进而减少胆固醇水平;同时,阿托伐他汀还能升高LDL受体含量,加快LDL-C的分解和清除。另外,文献[5]报道,冠心病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认为炎症因子是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诱导因素。越来越多的流行病调查和临床实践证明,TNF-α、hs-CPR和IL-6等炎症因子将成为预测冠心病危险性的有效临床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寻找治疗冠心病新方法。文献[6-7]研究均发现,阿托伐他汀能有效地减少冠心病患者血清中TNF-α、hs-CPR和IL-6等炎症因子水平。

    本文为了探讨阿托伐他汀的不同剂量在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其疗效明显的用药剂量,通过选取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并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炎症指标和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TNF-α、hs-CPR和IL-6等炎症指标和LDL-C、HLD-C和TC等血脂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A组。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在老年冠心病治疗方面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地降低炎症因子和改善血脂水平,而且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低剂量。

    参考文献

    [1]杨伟光,王眙民,张丽.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4):4-6.

    [2]余盛龙,陈次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1,32(18):2458-2460.

    [3]余盛龙,陈次滨.参脉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J].山东医药,2011,51(49):53-55.

    [4]艾旭光,李凌.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2(4):365.

    [5]熊瑛,罗丹,李俊.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5030-5031.

    [6]杨伟光,王眙民,张丽.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4):4-6.

    [7]卓裕丰,许顶立,程颖,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外周血内皮微粒及内皮祖细胞的影响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1):1759-1761.

    (收稿日期:2015-05-27) (编辑:何玉勤), http://www.100md.com(张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