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年第6期
编号:13391196
硝苯地平、酚妥拉明、硫酸镁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6期
     【摘要】 目的:探究硝苯地平、酚妥拉明、硫酸镁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40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酚妥拉明、硫酸镁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妊娠结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血压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窘迫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酚妥拉明、硫酸镁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临床效果良好,能够使患者的妊娠结局得到改善,并能够使产妇的血压控制在较为平稳的状态中,该种治疗方式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硝苯地平; 酚妥拉明; 硫酸镁; 妊娠期高血压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6.0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6-0-02

    妊娠期高血压是女性妊娠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部分患者妊娠前血压均处于正常状态中,该类患者于妊娠期结束后,血压可恢复正常水平。就目前的医疗手段而言,尚未明确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机制,部分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若患者自身过于肥胖,羊水过多及存贫血等症状时,能够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得到提升[1]。若妊娠期高血压未能够得到有效治疗,能够使患者全身小动脉发生痉挛,并引起血压急剧升高,从而使产妇的各个脏器出现功能性障碍,严重的情况下,能够使母婴双方的生命安全受到危险。临床中,常通过药物治疗妊娠高血压,从而使患者的血压维持在稳定范围内,防止患者血压进一步恶化,造成较为严重的妊娠结局。临床中,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药物有很多种,其中,硝苯地平,芬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效果较为理想[2]。因此,本文主要探究硝苯地平、酚妥拉明、硫酸镁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观察,探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4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妊娠期高血压诊断标准;(2)患者均与妊娠期第20周出现血压升高、尿蛋白等临床症状。排除标准:(1)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2)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3)存在多种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将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作为分组依据,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试验组患者年龄22~35岁,平均(29.74±2.19)岁;孕周28~38周,平均(33.11±1.08)周。对照组患者年龄23~36岁,平均(27.28±2.56)岁;孕周28~38周,平均(33.94±1.41)周。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相同的基础治疗,患者入院后,测量患者的血压,并完成相关记录,同时,对患者的其他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并给予患者给氧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单独使用硫酸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2858,2010-09-30,生产单位: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当患者的血压升高极为明显时,给药方式为静脉推注,将硫酸镁20 ml与20 ml葡萄糖溶液混合,血压相对平稳时,将40 ml硫酸镁与500 ml葡萄糖溶液进行混合,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

    试验组患者应先采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若患者的血压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应给予患者硝苯地平(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2167,2010-08-25,生产单位: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联合酚妥拉明(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739,2010-09-20,生产单位: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治疗,硝苯地平给药方式为口服,3次/d,1片/次,酚妥拉明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将20 mg酚妥拉明与生理盐水500 ml混合,1次/d。全部患者均进行为期3 d的降压治疗,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并适当调整药量。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妊娠结局、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对比

    试验组患者血压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对比

    试验组患者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窘迫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妊娠并发症,多发于妊娠20周以后,其病理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小动脉痉挛,当患者的小动脉发生痉挛时,能够使动脉管腔变得更加狭窄,能够阻碍血液循环,并能够进一步对患者的血管内皮造成损伤,从而能够导致患者发生蛋白质及体液出现外漏等临床情况,并由此引發高血压的发生,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水肿,尿蛋白及血压升高等,临床中常采用药物治疗,并将解除痉挛、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排血量作为主要治疗原则[3-5]。, http://www.100md.com(刘婷 胡小婷)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