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1年第24期
编号:13185332
药性理论的临床中药分类体系建设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4期
     [摘要] 由于历史及学科特性的原因,临床许多中药的药性和分类界定不清,甚至有的相互抵触。通过对临床中药进行四气、五味、归经以及功效4个层面的逐层分类,可使中药与中医理论形成有机结合,使中医药理论融为一体,更好地促进临床中药的应用。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药性理论;中药分类

    [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4-100-02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构建的药性理论是临床中药学的关键理论之一[1],中药的药性分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以及归经等不同属性,这些基本药性从各个层面对药物的临床功效进行描述。笔者在中医药性理论的基础上,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建设临床中药学的新型分类模式。先阐述如下。

    1 以四性为纲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之征兆在于水火,即阴阳辨证的关键在于辨清水火所代表的寒热之性,而临床疾病治疗首要步骤即是阴阳辨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