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3159977
育龄期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治疗后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梅丽 刘婷婷 李丽
第1页

    参见附件。

     2.2 两组治疗后随访结果

    术后病理回报,切缘阳性组CIN级别上升12例,切缘阴性组CIN级别上升24例,切缘阳性组复发/持续3例(9.0%),均为病理回报切缘CIN3以上,切缘阴性组复发/持续8例(3.4%),两组共行子宫全切术5例。无论是切缘阳性还是切缘阴性复发的病例中,复发的比例均较低,切缘阳性复发组的复发比例高于切缘阴性复发组;复发的3例中,CIN级别全部上升,均为CIN3以上,说明术后诊断较术前诊断严重。因例数较少,未行统计学分析。见表2。

    3 讨论

    3.1 CIN的手术方式选择

    CIN是一组宫颈癌前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随着性传播疾病的蔓延和辅助诊断方法的进步,CIN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趋势。经过治疗后的CIN患者病变复发和进展为浸润癌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高于普通人群,约为普通人群的4~5倍[1]。约20%CIN2会发展为原位癌,5%发展为浸润癌,故所有的CIN2和CIN3均需要治疗,目前较好的方法是宫颈锥切术[2],2009年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ASCCP)公布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原位腺癌的处理》指南推荐使用切除手术或者破坏治疗CIN2-CIN3女性,不主张初始治疗使用全子宫切除术。近年来,随着子宫颈癌筛查的推广和开展,临床上CIN得以早期发现,CIN1、2和3发展为癌的危险性分别为15%、30%和45%,甚至CIN1和CIN2可以直接发展为浸润癌,而不经过CIN3阶段。CIN发展为原位癌的概率是正常的20倍,发展为子宫颈浸润癌的概率是无CIN的7倍[3]。本研究包括部分CIN1的患者,因本部分有手术指征,也有部分患者术后病理报告更高级别CIN。CKC创伤较大,出血较多,需麻醉,故需住院治疗,所需费用较大,LEEP创伤较小,出血量少,可不需麻醉,可在门诊进行,患者接受度较高,但对于术前未能排除浸润癌的患者则需住院行CKC效果更好,本研究大部分为LEEP手术,少部分为CKC,故本研究选取两种锥切的方式治疗宫颈癌前病变,LEEP和CKC两种锥切方式的手术范围及方式相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