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23期
编号:13146568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颈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日 杜宁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子宫颈癌术前分期中应用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 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35例手术患者行MRI检测。 结果 MRI与宫颈癌于T2WI上呈高信号表达。对宫颈癌疾病整体检出,MRI灵敏度85.71%(30/35)。而对于Ⅰb以上的灵敏度为100%(35/35)。临床分期敏度仅为74.29%(26/35),对于Ⅰb以上的灵敏度为65.71%(23/35)。与M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RI对术前宫颈癌分期明显优于临床分期,可作为宫颈癌术前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子宫颈癌;术前分期;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3-129-02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威胁全世界女性健康的主要问题,死亡率较高。近年来报道发病年龄逐渐降低。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目前我国普遍提倡宫颈癌普及教育“可防可治”的概念。子宫颈癌筛查对子宫颈癌发病及死亡率的下降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子宫颈癌的诊断主要通过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检查、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绸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分期主要依靠临床综合评价,主要手段包括:妇检、锥刃、超声、CT、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膀胱镜及直肠镜等[1-2]。MRI因具有良好的次组织分辨率及多方位成像等特点,并且对宫颈癌瘤灶及侵犯范围与直径显示清晰,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探讨磁共振成像在子宫颈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35例手术患者的临床与MRI资料,所有患者中,年龄23~65岁,平均(41.4±7.6)岁;病程为1周~7年。患者临床主要有如下临床表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或阴道排液(未闭经或闭经后);接触性阴道流血或性生活后出血,或者下腹部胀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