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期
编号:13144545
公立医院管办分离改革理事会模式与董事会模式对比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期
     4.2 稳步改革,成本相对容易控制

    组织的变革与发展具有路径依赖性,因此公立医院的改革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理事会改革模式并未直接触及改革的核心:产权分离,在此模式下公立医院的产权仍然归政府所有,只是在医院微观管理层面进行改革,采取这样循序渐进的方法可以尽可能地避免改革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带来的冲击。尝试理事会模式的苏州改革以“稳步推进,逐步完善”为原则,注重各方的沟通与协调,初步实现了稳步改革。

    4.3 相对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

    政府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推动代表国家水平的医学技术发展方面具有市场难以替代的优势[6]。公立医院理事会管理模式是在政府的监督和引导下运行的,可以实现运行效率和社会公益性的同时提高。

    5 理事会行模式劣势分析

    5.1 管理法人招标会导致权利寻租

    公立医院理事会的选择类似于政府项目招标,投标人为了中标会权力寻租,极易滋生腐败。

    5.2 产权归属仍有待明确[7]

    理事会模式的公立医院产权仍归属于代表全体公民的政府机构,相比于董事会模式的公立医院,产权归属还有待明确。

    5.3 财政投入不足,公立医院依旧趋利

    理事会改革模式的公立医院收入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和医疗服务项目收费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