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6年第10期
编号:12992616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0期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将1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予以不同的急诊护理模式,对照组进行急诊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急诊全程优化护理,通过记录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护理有效率、住院时间及患者急救护理满意度,比较分析其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急救时间(分诊评估、心电图、静脉采血、静脉用药及急救的总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总有效率(98.2%)较高,住院时间明显较短(P<0.05),患者对急救护理满意度(98.2%)较高。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程序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抢救;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一种由于心肌长久严重缺血缺氧而导致部分心肌急性坏死的冠心病,其特点有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在急性心肌梗死的积极对症治疗中,护理干预也引起了大众的关注。近年来,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我院1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采取不同的急诊护理方式,比较分析其护理效果,探究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其急诊护理提供参考。
, 百拇医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2012年1~2015年12月来我院的1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患者及伦理委员会通过。根据研究方案,采用随机数字表分配法,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9:5;年龄为38~71岁,平均(53.3±7.7)岁;病程40min~10.5h,平均病程(3.82±1.41)h。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7:11;年龄37~73岁,平均(54.1±7.4)岁;病程30min~11h,平均(3.64±1.38)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性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入选标准:(1)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2)患者心、肝、肾功能及神经系统无异常。(3)发作急性心肌梗死均为第一次发作。(4)患者对本研究的目的、方法等知情,自愿参加并同意配合本研究,签署了同意书。(5)患者无药物过敏史。(6)患者与医护人员无沟通障碍。
, 百拇医药
    1.2护理万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将急诊护送和自行就诊重症者送入抢救室,开通绿色通道;症状轻微者先到诊室由医生诊断后入抢救室;根据医嘱及救治条例进行急诊抢救护理工作,无固定抢救模式,指导患者正确的卧床,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等,并且及时给患者抽血化验,建立静脉通道等;转运前电话简单通知,由护理员护送交接。

    1.2.2研究组研究组的护理方法参考黄莉等研究,实施急诊全程优化的护理模式:(1)接诊流程优化。急诊护送和自行就诊重症者可先救治后挂号,开通绿色通道;分诊护士在将患者快速送入抢救室的同时,快速正确的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并通知医师。初步诊断疑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则在其左下肢静脉通道抽血,进行各项检查。(2)抢救流程优化。实行护理小组急诊责任制,实行责任到人制度,高度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尽可能减少或杜绝护理过世以及护患纠纷。护士接诊后快速对患者进行初次评估、鉴别诊断;提前准备好心电图检查仪器,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密切关注病情动态,及时报告与医师。(3)网络系统信息化。流程优化后,在抢救过程中迅速建立信息化网络,思路清晰地讲述患者的病情概况,实现患者信息共享,提高护理抢救的工作效率,快速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病情,提高工作效率(4)交接工作优化。填写转运交接单,准确详细的将患者的病情变化、体征情况、相关病史等记录清楚,做好交接工作,避免交接内容模糊有歧义导致失误。(5)抢救记录正确详细。对患者在抢救的过程中,由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好全程的记录,包括抢救措施记录,事后对所有的数据进行整理,汇集成表,以便分析和比较。
, 百拇医药
    1.3评价指标

    1.3.1急救时间评价记录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主要包括: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及急救的总时间。

    1.3.2护理效果评价两组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评价标准参考刘文晶的研究,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种。显效指患者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消失,各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为患者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得到控制,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明显变化,甚至有继续恶化的趋势以及死亡。

    1.3.3住院时间评价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即急诊护送或自行就诊到医生检查患者各检测指标均稳定正常,允许出院休养的时间。

    1.3.4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让患者对急诊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评价,评价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四个等级,计算总满意度。
, 百拇医药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比较

    研究组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后,其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及急救的总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比较

    对照组56例患者有18例显效,51.8%的患者有效,呈好转趋势,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3.4%;研究组56例患者无效(1例)例数明显比对照组少,总有效率为98.2%,说明研究组患者的急救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4,P<0.05)。见表2。, 百拇医药(张艳)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