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3
编号:13651960
组织学确诊宫颈病变中的HPV流行情况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3
     【摘 要】目的:了解本地区HPV病毒的致病性。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我院住院组织学确诊宫颈病变的107例患者的HPV感染情况,了解HPV病毒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的感染情况及其亚型分布。结果:各组HPV阳性率分别为46.67%、85.71%、82.61%、80%。结论:宫颈高度病变中HPV感染阳性率均在80%以上,且以HPV16型最常见,其次为HPV52、58、33型。本文为制定适宜本地区的宫颈疾病防治计划提供临床数据。

    【关键词】宫颈病变;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

    本地区相对落后,近两年才开始进行宫颈HPV病毒筛查,因此有关本地区宫颈病变患者中HPV感染情况尚无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组织学确诊宫颈病变的107例患者,了解在这些病变中HPV病毒的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本院组织学确诊为宫颈病变的患者107例,其中CINI 20例,CINII 35例,CINIII 31例,宫颈癌21例。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40岁。所有患者均有性生活史,其中104例有分娩史,3例无分娩史,1例未婚。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由专业人员用窥阴器暴露宫颈,以配套专用宫颈刷置于受检者宫颈口内,轻轻搓动宫颈刷使其顺时针旋转5周以获得足够的上皮细胞样本,取出宫颈刷,将其放入标有病人编号的取样管中,沿刷柄折痕将宫颈刷柄折断,旋紧洗脱管盖,做好样品标识,24小时内送检。

    1.2.2 仪器与试剂 采用德国eppendoff公司的梯度聚合酶链反应(PCR)仪、凯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的HybriMax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仪、DNA提取试剂、HPV核酸扩增分型检测试剂及HPV分型基因芯片薄膜。

    1.2.3 检测方法 提取HPV DNA;基因扩增;导流杂交;结果根据芯片薄膜HPV亚型分布的相应着色点进行判断。

    1.3 结果判断 ①检测结果阳性点为清晰可见的蓝紫色圆点。②根据膜条HPV分布图,判断阳性点为何种HPV病毒类型。③Biotin对照点,反应酶与显色液反应,在检测中应为阳性。④以上两对照点为阳性,其他点为阴性,应判定本试剂盒的HPV发型DNA检测结果为阴性。如果有一个或一个以上HPV发型点为阳性,代表该类型HPV检测阳性,结果为单一或混合HPV感染。

    2 结果

    2.1 不同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阳性情况比较

    107例患者中,CINI 20例,其中5例未进行HPV检测,8例阴性,7例阳性,单一感染4例,重复感染3例;CINII 35例,其中7例未进行HPV检测,4例阴性,24例阳性,18例单一感染,6例重复感染;CINIII 31例,其中8例未进行HPV检测,4例阴性,19例阳性,16例单一感染,3例重复感染;宫颈癌21例,其中11例未进行HPV检测,2例阴性,8例阳性,5例单一感染,3例重复感染。各组HPV阳性率分别为46.67%、85.71%、82.61%、80%。漏检率分别为25%、20%、25.81%、52.38%。

    2.2 不同病变中HPV亚型的分布情况

    107例患者中有76例进行了HPV检测,31例未检测,在检测的患者中58例HPV阳性,18例阴性,CINI患者中HPV感染前三位为HPV39、53、58,CINII患者中前三位为HPV16、52、33和68,其中33和68型检出结果相同,CINIII患者中前三位为HPV16、58、33和52,其中33和52型检出例数一致,宫颈癌患者中HPV前两位为HPV16、33,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中HPV16感染率均在首位,均为高危型HPV感染,仅在CINII中有1例低危型HPV单一感染病例。其中HPV16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阳性率均领先于其他型别,其可能为本地区妇女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最主要致病HPV亚型,其次为HPV52、58、33。

    3 讨论

    本研究中的107例患者,76例进行了HPV病毒检测,58例阳性,18例阴性,31例未进行检测,在进行检测的患者中,HPV阳性率为76.32%,而在CINII及CINIII患者中HPV感染阳性率均在82%以上,这与国内外的报道大多一致。而在宫颈癌中的阳性率为80%,与几乎所有文献都报道的100%有所差异,这是否与检测手段或方法有一定关系尚不确定。且宫颈癌患者有一半未进行HPV检测,实际的感染阳性率应该远远高于80%。在高度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中,有一定比例的复合感染,但均以单一感染为主,即使是多重感染,也多以某一单一亚型感染为主,这与癌症单克隆起源的科学证据一致。且也有文章指出,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是HPV持续感染,复合感染并不等于持续感染。

    本资料研究结果显示各级别病变中除低级别病变CINI外,在高级别病变及宫颈癌中HPV感染型别差异不大,CINI中依次为(递减):HPV39、53、58,CINII为:HPV16、52、33和68,其中33和68型检出结果相同,CINIII为:HPV16、58、33和52,其中33和52型检出例数一致,宫颈癌患者中为:HPV16、33。与北京地区的HPV16、52、58、33[1]相比基本一致,而与辽宁地区的常见型别HPV16、58、18、52和33[2]相比,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不同之处。三个不同的地区相比,HPV16感染率均位于第一位,且本研究也再一次显示,随宫颈病变程度增加HPV16感染率明显上升,在CINII、CINIII及宫颈癌中感染率依次为37.5%、47.37%和87.5%。其次是HPV58、52和33型。这种差异可能与本地区的地理环境、社会生因素或宿主的遗传免疫因素有关,有本地区的人群和地域特异性。

    综上所述,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宫颈病变HPV基因型流行特征有一定的地域特异性,在筛查及疫苗引进方面应重点考虑HPV16、52、58、33四种基因型。也希望本地区宫颈癌筛查工作越来越规范,减少漏检率,提供更精确的流行病学资料。

    参考文献

    [1]刘志忠,乔超,方芳,等.北京地区宫颈病变妇女37种HPV亚型流行特征[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14):2057-2060.

    [2]王诗卓,王宁,魏恒,等.辽宁地区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状态及其高危基因型的分布情况[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2,41(2):146-147., http://www.100md.com(姚娟 郑丽波 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