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62
编号:13630331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2
     【摘 要】目的: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风险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82例,依据是否发生感染进行分组,未感染组患者52例,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感染;感染组患者30例,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感染,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对发生感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未感染组患者的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患者意识状态、患者年龄、应用侵袭性操作干预措施、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情况均明显优于感染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治疗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主要是高龄、意识模糊、长时间重症监护室治疗、侵袭性操作治疗、没有进行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因此针对于此类患者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感染风险;护理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治疗患者均为年龄较大、症状重、全身情况较复杂的患者,因此对于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应该注意合并发生感染,感染也是导致重症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1]。本文中对在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患者82例,依据是否发生感染进行分组,对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82例,依据是否发生感染进行分组,未感染组患者52例,脑出血患者21例,脑梗死患者20例,脊髓性疾病患者8例、代谢性脑病患者3例;感染组患者30例,脑出血患者10例,脑梗死患者10例,脊髓性疾病患者6例、代谢性脑病患者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种类无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所有院内感染患者均符合我国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 17.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

    未感染组患者的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患者意识状态、患者年龄、应用侵袭性操作干预措施、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情况均明显优于感染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干预方法

    首先对30例发生感染的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肺部感染患者14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8例,胃肠道感染患者6例,口腔黏膜感染患者3例,针对于感染部位进行局部护理干预治疗,肺部感染患者给予及时的吸痰或是雾化吸入治疗,为避免痰液堵塞呼吸道,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对进行导尿治疗的患者,及时予以尿管的更换,注意定期进行膀胱冲洗;胃肠道感染患者给予饮食干预管理;口腔黏膜感染患者给予定时的口腔清理。同时针对感染情况适宜地应用抗生素治疗。
, 百拇医药
    3 讨论

    重症监护室内最常发生合并感染的部位首先是呼吸系统,其次为泌尿系统、胃肠道及口腔黏膜等,重症监护室内导致死亡的最常见因素为发生合并感染[3]。本文中对在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患者82例,依据是否发生感染进行分组,对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未感染患者的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患者意识状态、患者年龄、应用侵袭性操作干预措施、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情况均明显优于感染患者,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针对于感染部位进行对应的护理干预。

    因长时间在重症监护室内治疗,同时给予各种治疗干预措施,较容易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也就增加了感染的几率,同时患者的意识状态也能够影响到感染的比例,因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对于呼吸道内的痰液、口腔内的分泌物不能够及时的排出,因此导致感染危险增加。患者的年龄也成为影响感染发生的因素,主要是因高龄患者身体各部分组织脏器的功能衰竭,自身的免疫功能对细菌和病毒的侵袭不能起到良好的抵御作用,因此导致感染的比例增加[4]。在重症监护室内大部分患者给予呼吸插管、长期埋置留置针、尿道管理等侵袭性操作,也会增加感染的发生。对于是否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对于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身体免疫系统存在不同的影响,而应用抗生素预防治疗能够明显的降低重症监护室感染的比例。在发生感染的同时应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定期对重症监护室内的各种治疗器械进行检查,呼吸机、留置尿管、留置胃管、深静脉置管等医疗器械要按照规定操作,并严格履行消毒灭菌流程[5]。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治疗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主要是高龄、意识模糊、长时间重症监护室治疗、侵袭性操作治疗、没有进行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因此针对于此类患者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王萌.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3.

    [2]黄萍.40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J].当代临床医刊,2015,28(03):1433-1434.

    [3]杨世梅.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5):267-268.

    [4]杨水仙.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06):139-140.

    [5]潘佩玲.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4,(14):64-66., 百拇医药(张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