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93
编号:13567540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方案及应用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3
     【摘 要】 目的:探讨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康复护理方案,观测患者Berg评分、TUGT评分、FMA及FIM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Berg评分、FMA及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UG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方案可以提高患者平衡水平、提高运动能力、增加患者独立生活能力。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方案;应用效果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的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的血液不能进入脑中导致脑内缺血缺氧的状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已成为导致我国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75%以上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并且40%的患者因此致残,其中对于运动功能的影响最为严重[1],很多患者因此丧失了生活及工作能力,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如何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成为现如今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内通过给予偏瘫患者不同的不同治疗及护理方案,发现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案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本项研究中通过给予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方案后,探讨康复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年龄在39~69岁,平均年龄为(51.11±15.80)岁,病程在4~8个月。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分会颁布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2014》[2]中急性脑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标准;肢体偏瘫及其他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符合脑卒中后遗症标准;患者无其他全身器质性疾病,如肿瘤等;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脑卒中病史;有其他引起偏瘫的原因;有影响患者认知功能的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渐冻症等。

    1.2 分组与方法

    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人。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ADL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康复护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方案。

    1.2.1 放松训练 患者在发生脑卒中偏瘫后,由于长时间的卧床休息,肌肉多处于紧张僵直状态,血液运行不畅,为恢复身体状态,对身体机能进行调整,应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呈仰卧位,双腿与肩部同宽,护理人员手置于患者的大腿及小腿中部,向内交互转动7~8次,在对下肢肌肉群施压同时放松骨关节、膝关节和足关节。同时在大腿内侧肌肉向髂骨和膝盖方向拉伸,同时配合呼吸。腹斜肌拉伸,患者一侧手臂放于另一侧肩上,护理人员将手置于患者弯曲手臂上方,另一手固定肩胛骨,反复拉伸腹斜肌3次。

    1.2.2 运动康复训练 平衡训练,患者呈仰卧位,将健身球压于膝下和足下,做膝关节屈伸运动,脚踝交叉,膝盖向左右压倒,扩展骨关节的能动范围。站在床尾,膝盖向右侧倒,进行腰臀部的扭动及腹斜肌的拉伸。坐位运动康复训练:保持坐位,两腿分开,将健身球置于患者胸前,配合患者呼吸,在健身球上方将肘关节向后方推压,进行上半身从后向前训练。

    1.2.3 支持护理 由于偏瘫患者多数心理压力较大,甚至产生抑郁厌世心理,对于后期的康复治疗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除了针对患者的康复治疗,还需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及辅导。通过鼓励患者,增加患者的信心,同时对后续治疗给予充分的讲解,让患者更加明确的了解自己的病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1.3 检测指标

    Berg平衡量表,该量表是评估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的关键量表,包括起立、坐下、转身、单腿直立等14个项目,分数越高,平衡功能越好。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估患者的移动能力,完成时间越短,行走能力越好。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FMA),评估患者的平衡能力、关节活动度及关节运动觉,分数越高,运动功能越好。功能独立性测定(FIM),包括躯体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其中运动功能评分总分91分,认知功能评分35分,分数越高独立性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berg量表评分

    通过对患者berg量表评分比较发现,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的berg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研究组患者平衡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5

    2.2 两组患者移动能力评分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TUGT评分发现,研究组患者移动相同距离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研究组患者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2.3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FMA评分的比较,在治疗后4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在干预后8周及12周后,患者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通过对两组患者FIM评分的比较,研究组在干预后4周、8周及12周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给予康复护理方案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见表4。

    3 讨论

    脑卒中后遗症所引起的患者肢体功能的障碍是严重影响患者后续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当发生脑卒中后,患者的脑神经机能减退,皮质的兴奋冲动不能经同侧

    脑桥到达对策效能半球的颗粒细胞,从而导致患者的平衡功能下降,协调能力衰退,对称性被破坏,步行能力受到影响而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3]。因此在临床中平衡能力的训练被认为是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根据脑卒中的程度,制定积极有效的康复方案,对于患者的预后及恢复情况都是极其重要的。

    在本项研究中,通过给予偏瘫患者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Berg评分明显升高,患者的平衡水平明显改善,FMA及FIM评分明显提升说明患者的平衡能力、運动水平均得到提升,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提高,对于家庭的依赖程度降低,减轻了患者及家庭的负担,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通.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04):301-318.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04):246-257.

    [3] 林夏纪,丘卫红,窦祖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02):191-194., http://www.100md.com(孔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