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101期
编号:125521
明末大儒吕留良的中医缘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101期
     吕留良(1629—1683),浙江崇德县(今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人,字庄生、用晦,号晚村,别号吕医山人、南阳布衣等,暮年为保持民族气节拒绝与清政府合作,出家为僧,名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吕留良不但是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还是一位妙手回春的儒医、古道热肠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者。

    反清复明落疾患

    吕留良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其高祖父曾任明代锦衣卫武略将军,父亲曾任繁昌知县,却在吕留良出生前4个月去世。吕留良由兄长和堂伯父抚养长大,自幼“颖悟绝人,读书三遍辄不忘”。吕留良13岁以诗文入社,享誉一方,成年后更因博学多才、身负绝技而名满江湖。

    1645年,满清政府攻破南明长江防线,对江南各地进行野蛮征服。吕留良挺身而出,散家财招募义勇,与清军抗衡。随后,吕留良与清兵大战于澜溪(今乌镇附近),在激烈的战斗中左股中箭,留下终身创伤并时常发作。“箭瘢入骨阴辄痛,舌血溅衣洗更新”,吕留良在《厉耦耕诗》中记载了那次刻骨铭心的受伤经历。

    抗清失败后,吕留良开始以卖药为生,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另一方面与抗清志士张煌言等保持密切联系。为了掩护反清复明行动,吕留良参加了清王朝举行的科举考试,并应试得诸生,清王朝一直以此为借口对他进行人身攻击。

    因病拜师成儒医

    1660年,吕留良再次患病,卧床不起。经黄宗羲的弟弟介绍,吕留良结识了大思想家黄宗羲和医学家高斗魁。高斗魁(1623—167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