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158期
编号:127175
从古人制丸药品味“匠心”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158期
     古时,在诸位实力派郎中的精思深研及其创造性转化下,乌鸡、鳖、鹿这些看似寻常的家禽纷纷入药,与其他中药材为伍,神奇般地成为治病疗疾的乌鸡白凤丸、鳖甲煎丸和全鹿丸,活人无数。在这些方子中,乌鸡、鳖甲、鹿皆为君药,药力居首,其道地性、纯正度、炮制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古人以良知、行规、技术选用道地药材,依法炮制,不投机取巧亦不偷工减料,写就了一段段医史佳话。

    乌鸡白凤丸为妇科三大圣药之一,主治气血两虚所致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痛风等。1650年,陈李济创制的乌鸡白凤丸由乌骨鸡、人参、白芍、丹参、黄芪、山药、熟地黄等10余味中药材配伍而成。其中,乌骨鸡选用江西泰和的乌骨鸡,其体态娇小玲珑,有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毛脚、五爪、乌皮、乌肉、乌骨等特征,集观赏价值、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于一身,曾为朝廷贡品。炮制时,精心挑选生长期为3~5年的乌骨鸡,剔除毛、爪、肠;然后将中药材研末装入鸡腹,用水和酒慢火煮烂;取出晾干,研末后做成丸。

    鳖甲煎丸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滋阴潜阳、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沐泰山堂药铺(建于1759年)的招牌药是“鳖甲煎丸”。药铺炮制此药时举行仪式,并提前发布告示。时日一到,店堂门前人头攒动。看热闹者有之,看门道者亦不乏其人。药工当众杀鳖,以示纯正无假。之后,再取灶下灰、黄酒煮鳖甲成胶状,并与20余味药材细末炼蜜为丸。这既是对社会的一种郑重承诺,也是声名远播的广而告之。

    全鹿丸载于明代张景岳的《新方八阵》,由30余味中药材组成,有补肾填精、健脾益气、延年益寿之功。童葆春药铺(建于1875年)为了保证全鹿丸的品质,自办养鹿苑,不惜重金从外埠购买优良鹿种,派人专司喂养。上等的梅花鹿圈养到中等大小时可药用。药铺预先将宰杀时间、配制药品、专治、功效及其承蒙赐顾、优惠售卖之类的内容公之于众。药工在大庭广众面前将鹿宰杀,并入药,百姓交口称誉,大为信服。全鹿丸的炮制过程实行“质量监控”,药工、师傅等诸方人员要核对所有药材之用量、炮制方法、成丸数等,并签字,严格把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药工已不再当众宰杀家禽动物。但是,其精益求精的匠心与童叟无欺的诚信已根植于心中。“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业已成为一种行业自觉而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李金钢), 百拇医药(李金钢 西安工业大学)